路中拾遺:成長的感受

讀陳昇的新散文集《阿嬤,我回來了》不無感慨。

恨鐵不成鋼。別的地方當藝人的背後都各有專業,肚子裏也有點墨水,像陳昇或者五月天的阿信,甚至是伊能靜,寫起文章頭頭是道,既感性,亦有獨特個人世界,咱們呢?像陳昇會在作品裏寫自己年輕時獨特的成長經歷。譬如說當時家裏窮,沒錢買那些治療運動酸痛的按摩膏,他就偷偷把家裏新買的薄荷味牙膏固齡玉塞回書包,興奮跑回學校,因為有了這可以搽在小腿肌肉上的涼涼牙膏,今天我鐵定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小孩。

即使我們沒有這經驗,然而我們讀了,還是會莞爾,會喚起我們類似的天真與愚騃的童趣。當其他人都在回憶他們獨特的成長經歷,寫他們用彈弓在山澗樹林裏快活亂闖的童年時,我們可以寫甚麼?寫自己在線上遊戲的叢林裏冒險或者騙人寶物的經過?

寫作至少得擁有以下其中一項條件,要不擁有很獨特的經歷,要不,請擁有獨特的感受。即使你跟所有人的成長經歷一樣平凡沉悶,你也能因着一己的敏感細膩,以與眾不同的視角,寫出與別不同的感受。後者比前者困難,因為要讓跟大家同吃同睡的人忽然跳出來有另一番體悟,比你擁有不同的成長環境更難得。

是故,我們都是麻木平庸的人。我們的藝人寫東西,要不像中學作文功課,要不像大便,或者,索性找人代筆。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