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上市公司業績公布期,筆者心情頗為緊張,尤其關心滙控(00005)二○一四年的股息,結果每股末期息只增加1仙(美元.下同)至20仙,沒有因為150周年而為股東帶來任何驚喜的禮物,全年派息每股50仙或3.88港元,只是較一三年微增2.04%,但總算兌現漸增派息的承諾,而一五年首三季股息則繼續維持每股10仙,因此股息方面只是僅僅合格。
《巴三》要求影響大
影響派息的因素除了盈利表現外,應付監管法規尤其是滿足巴塞爾協定三有關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要求極為重要,因為如果銀行的資本比率不達標,分派股息是會受到監管當局的限制。集團總資產減少1.39%至26,341.39億元,而根據資本指引4過渡基準的風險加權資產則微增0.4%至12,197.65億元,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增加1.5%至1,332億元,因此,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由10.8%增加至10.92%,用經調整除稅前利潤計算的風險加權資產平均值回報(RoRWA)由1.89%輕微下降至1.87%,尚算勉強維持得到。
巴塞爾協定三對銀行普通股權一級比率的最低要求為4.5%,在此之上還要加上三項額外的緩衝資本:包括(1)防護緩衝資本(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將分階段引入,由一六年的0.625%起,按年等額遞增至一九年的2.5%;(2)逆周期緩衝資本(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上限為2.5%;(3)針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較高吸收虧損能力要求(Higher Loss Absorbency),需要額外多1至3.5%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因此,滙控在一九年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需要達到12%,在最壞情況下更可能要達到13%,總括而言,滙控在滿足資本充足率方面仍然是任重道遠。
估值不高 息率吸引
今次滙控以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減少38.85億元或17.22%,但按經調整基準除稅前利潤只是輕微減少1.52億元或0.66%,原因是出售業務利潤減少,但監管罰款及和解開支和相關準備較去年增加10.92億元至30.77億元。
基於種種不利因素,管理層重新設定集團的中期目標,股東權益回報率目標向下修訂為10%以上,成本效益比率更加由維持在五成半左右的目標範圍,修訂為經調整基準的收入增長須超過成本增長,基本上是棄守原有目標,做法令人失望,執筆之時滙控於美國跌至66.44港元,相對每股資產淨值9.28元或72港元,表示市帳率只有0.92倍,股息率有5.84%,估值絕對不高,股息率也算吸引。
市場先生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