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在持續貶值五個月後,本周好像看到重拾升勢的希望,市場認為超預期的外貿數據及中間價升幅,再加上央行主動遏制升值以撐出口、阻熱錢的初期目標​​已達到,人民幣將終結持續貶值,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匯率作為國與國利益關係的博弈,變化取決於本國利益的最大化。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還是升值,是央行就國家利益的整體考量。國際外匯市場95%以上的交易與實質性國際貿易無關,因此對人民幣匯率變化的理解,應放在如何保證中國物價及貨幣穩定、深化金融體系改革、調整利益關係等方面來理解。

中國外貿進出口形勢於最近三個月持續改善,外貿順差從三月起逐月增加。五月中國一般貿易增長10.3%,預測六月將持續向好,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同時,在人民幣主動貶值下,流入中國的熱錢亦大大收斂。不過,單憑這些數據就認為人民幣貶值要逆轉,可能簡單了些。

持續升值利國際化

要重新確定人民幣匯率變化的走向,最重要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如人民幣持續貶值,會否影響國際對中國經濟之信心?因為如人民幣嚴重弱勢,可能被視為中國經濟硬着​​陸的先兆,這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二是人民幣國際化。如人民幣弱勢或一直處於貶值,哪個國家政府及企業會願意接受?因此,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是加快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條件。

三是如人民幣再持續單邊升值,會讓大量熱錢湧入,重新推高各種資產價格,國民財富可能被外國的匯率投機炒作者掠奪。

如何確定人民幣匯率走向,並非僅幾個外貿數據及跨境資金流量就可簡單決定,也不是根據外匯市場幾天的匯率變化決定,而是央行要全面權衡人民幣匯率變化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影響。無論是早前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判斷,抑或是近幾天貶值終結的判斷,都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