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要看是否出現C浪,並不是單看股市上升或下跌的點數,而是究竟有沒有出現「世界末日」的極壞消息,把大部分投資者的信心徹底破壞,出現恐慌性拋售。執筆之日仍未見「世界末日」壞消息,故仍未能肯定C浪的出現。
要確認C浪,先要跟大家重溫C浪的特性。
感覺有如世界末日
在波浪理論的基本節奏中,熊市分為ABC三個浪,開始時首先出現A浪的第一輪下跌,然後是B浪的反彈;當B浪接近完結、散戶沉醉於牛市陷阱之時,市場就會傳來突然的極壞消息,出現C浪的急跌。散戶在C浪的心理狀態,與A浪的第一個急跌是完全不同的:A浪開始急跌的時候,散戶是會保持着樂觀的心態,並不相信熊市的來臨,甚至相反地加碼入貨;但在C浪的急跌中,卻帶來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散戶會不問價地沽出股票,出現像「戲院失火」的情形,把股價推低至不合理的地步。
在牛市第三期的時候,市場情緒是一面倒地樂觀,投資者可以投入千萬資金也「面不改容」,街上每個人都變成股神,九十歲阿婆也趕着去抽IPO;但在「熊三」C浪的時候,感覺卻變成了世界末日,恒指跌至一萬時又會估八千。
通常最壞的消息,都會在熊市第三期出現,例如港股在過去的「熊三」,就試過出現亞洲金融風暴、非典型肺炎及金融海嘯等驚嚇場面,令投資者產生極大恐慌,不管股票多便宜也不願購買。C浪是一次全面性的下跌,且跌勢非常強勁。C浪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可能出現三個或五個子浪,甚至大量不規則的伸延浪。
在經歷C浪尾段的急跌後,投資者已變得心灰意冷,所以不會出現像A浪第二子浪的大反彈,成交額也會跌至新低,大家都不願意談論股票,市況也會變得沉悶。不過到了這個時刻,最聰明的投資者已開始偷步入市。
睇群眾心理更實際
其實要看C浪的出現,並非看恒指升或跌到多少點,而是看財經報章上是否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壞消息、身邊大部分股民朋友是否「絕地恐慌」,多數人覺得悲觀和失望等。
筆者經過二十年研究數浪,發現最佳方法不是觀察圖表,而是分析群眾心理;其實股市走勢根本就是群眾心理行為的結果,只要準確地掌握群眾心理,比整天拿着圖表和曲線,實際和有意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