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期貨股票捕捉「糧」機

  • 環球玉米、小麥以至韓國泡菜、印度洋葱……各國農產品在天災下,價格均水漲船高,糧食危機似是一觸即發。當中既有天災因素,亦有人為炒作,普羅大眾為口奔馳愈見艱難。慨嘆「無啖好食」,倒不如主動出擊,努力在期貨、股票中「覓食」,力求在百物騰貴下仍能夠為資金增值。

    期貨攻略玉米小麥大豆看俏

    提起「糧荒」,不期然令人聯想起○八年的糧食危機,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公布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升至231點,已超越○八年的224.1點高位,創下了九○年以來最高紀錄,糧食危機並非子虛烏有。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認為,今年糧食價格上升情況與○八年相似,全球農產品價格正處於上升周期。他以中國為例,農村經歷城市化、鄉城遷移,農民及農田的數量均陸續減少,加上富裕人口增加,對農產品需求有增無減,供求失衡問題難以避免,亦是全球需面對的課題;另外,天災及人為炒作亦推波助瀾,當中尤其以糖及小麥受影響較大。

    油價續升帶動通脹

    僑豐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總經理林賽盈指出,現時與○八年比較,最大分別是國際貨幣及油價因素,國際油價在○八年七月創出每桶147.32美元新高,加上當時美元疲弱,一眾貨幣兌美元均創下新高,當時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反觀今次糧食價格急升則主要是供求問題帶動,加上天災、全球氣候反常以及內地小麥失收,刺激農產品價格直線上升。

    她續稱,油價起到「牽一髮動全身」的作用,油價上升除了令農產品生產成本及運輸成本上升外,亦會帶動通脹,假如油價繼續上升,農產品價格亦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林賽盈又指出,農產品中以玉米、大豆對油價走勢較為敏感,尤其玉米可提煉乙醇以作為石油的替代能源。加上玉米及大豆作為牲畜飼料,中國的富裕亦加速該類農產品供不應求。「中國近十年經濟發展迅速,但農產品的增長速度卻未有同步,中國亦由出口國變成淨入口國。」她說。

    美耕地數據見端倪

    玉米價格年初至今升約11%,林賽盈認為,玉米、小麥及大豆仍可看好,小麥價格上望1,000美仙,大豆則上望1,500美仙。至於玉米,她指美國玉米庫存量處於十五年以來低位,消費佔庫存比例則為美國大蕭條以來最高,可見玉米供求極不對稱,支撐價格一直向上,現價距離歷史高位799美仙水平仍遠,故相信仍有不少水位。

    她亦提醒投資者應留意三月底美國公布的耕地面積數據,農夫有可能因玉米耕地較少,選擇多種玉米而少種大豆,屆時將可能令玉米期貨價格受壓而令大豆跑出。另外,她認為可可及棉花價格已偏高,投資者如高追風險較大。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