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財經論點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可惜歐債危機沒有暫時被冰封,反而惠譽於假期前調低葡萄牙和匈牙利主權評級,並將希臘五家銀行評級前景列為負面,意味着這些銀行的評級難逃一跌,再加上有消息稱,希臘可能尋求延長償還歐盟及國基會提供的救助貸款,令危機進一步加深。
據希臘報章報道,希臘已經非正式知會歐洲聯盟及歐洲央行官員,當總額一千一百億歐元的救助貸款在二○一三年年中到期後,尋求延期償還,並要求減低利率。對這類敏感消息,希臘當局以及歐盟等相關機構,循例不作評論。
正如希臘及其他「歐豬」國家在債務危機未爆煲前,一味嘴硬否認本身有債務問題一樣,其實於事無補,因為要發生的事情,始終會發生。所謂無風不起浪,如果希臘不提出上述要求,屆時是否有能力按期還款,這才是焦點所在。從希臘債務違約掉期市場的息率不斷上升來看,市場人士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躍然紙上。
希臘是首個求救的歐元區國家,目前的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高達百分之一百三十,即使希臘國會已通過削減預算開支,但估計公共債務的比重仍未能即時回落,而根據拯救方案,希臘的公共債務比重要到二○一四年才見頂,未來三、四年,希臘人必須勒緊褲頭過日子。
希臘是神話的發源地,不過面對沉重的公共債務,希臘眾神也只能長嘆三聲,無能為力。希臘開創了歐元區成員國要求救助的先例,可說一石激起千層浪,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等其餘「歐豬」四國的主權債務隨即備受關注。市場信心受挫,令「歐豬」國家的債務問題無論是大是小,均被放大和激化處理,阻礙其自我康復的進程。
希臘的千億歐元債務是否需要重組,短期內未必有結果,視乎希臘當局如何衡量本身的財政狀況,以及歐盟和國基會等債權人對重組希臘債務的得失評估。如果希臘成為首個重組債務的發達國家,無異打破了禁忌,可能引發南歐及愛爾蘭等國紛紛效尤,要求重組其債務。對於歐盟老大哥如德國、法國等,以及歐洲央行來說,都是天大不妙的事。
首先是此舉會增加歐洲銀行體系的不穩,將歐洲核心經濟體很多銀行的資本緩衝弱點暴露出來,可能引發另一次需要由國家向銀行體系施予援手的風暴。此外,希臘的先例亦會引起市場猜疑,揣測下一個需要重組債務的是哪個國家,在金融市場,信心從來都是最重要但又最脆弱的元素,一旦出現信心危機,問題很快會蔓延,令歐洲的復甦前景更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