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 繼英國正式向中國提交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申請後,德國、法國、意大利亦宣布申請加入。英法德意不僅是歐洲大國,也是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故這幾個國家申請加入亞投行備受關注,特別是中國媒體,很多分析認為這是美國國力下降、中國影響力上升的證據。

    英法德意申請加入亞投行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特別是英國這個美國鐵桿盟友,頂住美國的壓力,帶頭申請加入,確實反映了亞投行的吸引力。如果一切正常運轉,英法德意加入亞投行,不僅能提供更多資金,還有可能帶來現代的治理結構和良好的國際信用,對於剛成立的亞投行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而這幾個歐洲大國的加入,還可以使更多國家認識到亞投行的成功,由此可以推動亞投行更快成為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一個重要組織,成為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並列的國際經濟組織。

    但凡事皆有兩面性,絕不能只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更要看到其中可能蘊藏的風險與挑戰。英法德意加入亞投行,在可能給亞投行帶來利好的同時,也可能帶來預料不到的負面後果。首先就是內部運行問題。無利不起早,這幾個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並不是要來幫助亞洲國家的,而是要借亞投行的資金幫助本國經濟發展。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的本意是要幫助亞洲發展中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就涉及到資金分配問題,如果大量資金被用於歐洲幾個國家,亞洲國家必然不滿,不滿情緒的蔓延將影響亞投行的正常運行。

    歐洲國家爭話語權

    其次就是話語權問題。由於現存幾個國際經濟組織均由西方國家控制,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改變這種不利於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經濟秩序。歐洲國家加入後,亞投行必然面臨「誰說了算」的問題。以歐洲幾個國家的實力與地位,不可能甘做配角,勢必爭取在亞投行的話語權,如果亞投行的話語權被幾個歐洲國家掌控,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將失去意義。

    再次就是這些歐洲國家會否成為亞投行的特洛伊木馬。如果這些歐洲國家既不能獲得它們想要的利益,又不能掌控話語權,就有可能處處添亂,讓亞投行變為一個毫無存在價值的空殼組織。中國對亞投行抱有很大期望,但不能只想到美好的一面,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提早防範。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