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二十日赴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藏南地區)參加「建邦日」活動,中國外交部對此進行抗議。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還約見印度駐華大使康特,指印方執意安排領導人前往爭議地區活動,損害了中方領土主權和權益,人為突出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分歧,違背了雙方妥善處理邊界問題的原則和共識。
聯美抗華 表現強硬
莫迪選在中國農曆新年到藏南地區參加「建邦日」,很多人感到突然,不明白他何以要挑起紛爭,是要沖淡中國農曆新年的喜慶氣氛,還是要借喜慶氣氛盡量降低關注度?但從劉振民約見印駐華大使用「執意」兩字來看,想來莫迪這次舉動蓄謀已久,而且以某種形式告知中方,中方雖有勸阻,但沒能阻止莫迪赴藏南。
若說在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月訪印期間,印美簽訂的許多協議明裏暗裏都是針對中國,算是兩國形成一個模糊的印美同盟抗華,那莫迪此舉就是單挑中國了。世人彷彿看到莫迪鬼笑:我就這樣做了,中國能對我怎樣?
中國似乎還真不能對莫迪怎樣。以牙還牙,中國領導人也到藏南地區視察,不大可能,因藏南正處於印度控制。派軍隊到印控一方,這倒是能宣示主權,惟以前也這樣做過,再用這招效果不是很好;答應巴基斯坦邀請,出席巴國國慶閱兵式,這是一個辦法,但一來中國外長最近去巴國訪問時已委婉地拒絕;二來這是通過第三國迂迴反擊,效果不夠直接。然而,如果僅止於抗議,對鷹派莫迪來說,恐怕今後會得寸進尺,肆無忌憚;另外,對其他國家也會形成不良印象,覺得中國欺軟怕硬;同時,對國內也不好交代。
現在看來,民族主義者莫迪不大可能會對中國持友好態度。莫迪成為總理前,在去年二月的演講中,就揚言中印爭議領土「永遠是印度的一部分,任何勢力都不能強奪」。莫迪此次赴藏南,是要表明自己的強硬立場,敢於挑戰中國,實現競選諾言,並試圖形成印度佔領中國固有領土的既成事實,為今後談判佔據主動,將中國在中印邊界有爭議地區邊緣化,從而實現印度永久佔據中國領土之目的。當然,也許還有其他不為人知之目的。
總之,莫迪領導下的印度與中國關係不會很友好,未來恐會生出其他變數。對此,中國心裏要有數。
鄧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