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如今的內戰肇始於十年前的顏色革命,這場被稱為第三波民主浪潮的顏色革命,隨着美國國力下降已經後繼乏力,就連西方國家也意識到民主制度已出了問題,逐漸失去國際道德的感召力。

國無寧日民不聊生

當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世界為之震撼,很快這股浪潮便席捲中、東歐國家,金融危機之後又蔓延到中東、北非,形成阿拉伯之春運動,美式民主制度迅速輸出到這些地區,親美勢力亦迅速崛起,風頭一時無兩。但多年之後,這些爆發顏色革命的國家卻無一例外陷入無休止的內爭,國無寧日,民不聊生,境況甚至比顏色革命前更不如。

之所以出現如此大轉折,根源在於顏色革命作為柔性政變,是一種可以被學習和複製的模式,美國打開了瓶子,放出了魔鬼,卻無法保持對魔鬼的絕對控制。當美國支持的力量走上街頭成功奪權之後,那些被推翻的力量也如法炮製,捲土重來,這在烏克蘭表現得最為明顯。

而在利比亞、埃及等國,顏色革命雖然推翻了專制政權,卻讓阿蓋德、穆斯林兄弟會等草根組織漁翁得利,這些原本被壓制的組織乘虛而入,借顏色革命獲得美國資助奪取政權,然後再掉轉槍口反美。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到襲擊,便是現成的例子。

推翻一個政權易,維護社會秩序難,這是顏色革命的普遍規律。經歷過柔性政變之後的國家,如同做了大手術而大量失血的病人,在自身造血機能恢復之前,必須接受大量的輸血,這意味着美國必須做好無私援助的準備。但美國因深陷金融危機,有形的軍事力量、經濟資源,無形的政治意志、民心士氣均受到嚴重打擊,根本無力對這些顏色革命國家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往往是始亂終棄,管亂不管治,導致這些國家陷入內亂的惡性循環。

曾幾何時,美式民主制度被西方媒體吹捧為無與倫比的政治制度,被認為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樣辦,吸引眾多國家倣效。但隨着烏克蘭等顏色革命國家墮入到失敗國家行列,很多國家開始反思顏色革命的禍害,對美式民主的頂禮膜拜轉變為質疑抵制。英國《經濟學人》早前發表題為「民主出了甚麼問題」的長文,中肯分析了美式民主制度的困境,對那些熱衷於顏色革命的人敲響了警鐘。民主不是萬靈藥,關鍵是要尋找一條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