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悲歌幾時休 代父討薪誰之羞
代父從軍的故事聽過不少,代父討薪則是和諧社會的新鮮事。雲南大理街頭日前發生討薪事件,令人意外的是,討薪的不是民工,而是他們的年幼子女,年紀最小的更只得五歲。可憐天下父母心,要不是走投無路,山窮水盡,父母又怎會忍心讓孩子暴曬於烈日之下,過早體會生活的辛酸,基層的屈辱?
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溫,十多名民工子女在大理南國城高舉標語,為父母追討六年來的欠薪。其中只有五歲的小余賢用童稚的聲線說,爸爸一直被拖欠人工,全家陷入困境,他沒錢交學費,隨時無法上學。另一位八歲的孩子哭訴,因父親長期無法寄錢回家,父母因此離婚收場,他只得寄居叔叔籬下。還有一位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的女孩,也因為無錢交學費而憂心忡忡。孩子們聲淚俱下,令人痛心不已。
事實上,南國城項目共欠薪六千多萬元,為了討回血汗錢,民工可以用的方法都用上了,雲南省高級法院亦判開發商敗訴,奈何當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致使法庭判決形同廢紙。民工流汗又流淚,不僅是因為商家無良缺德,更因為官商勾結,社會不公。
執政為民 一紙空言
內地勞動法已頒布十七年,新勞動合同法亦已實施五年,法律均訂明僱主必須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否則加倍罰款。總理溫家寶曾為欠薪工人討薪,四年前更承諾「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建設領域歷史上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可惜,民工被欠薪的情況有增無減,因討薪觸發的群體事件接連不斷,民工爬塔、跳橋、自焚等悲劇層出不窮,甚至被人活活打死,當局所謂「執政為民」只是一紙空言。
更不堪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不僅拒絕為民工討公道,反而視民工為麻煩製造者、維穩的對象。廣東早前進行維穩演習,「假想敵」竟然是討薪民工,真是咄咄怪事。政府不去懲罰無良僱主,反而欺負弱者;不去維護正義,反而製造更多不公平,這如何讓百姓心服口服,又怎能不失去民心?
以今次事件為例,南國城項目是經由當地政府招標的工程,但前後兩個開發商都以「資金實力不足」為由拖欠薪金。事實證明,盤根錯節的官商利益,水洗不清的官場腐敗,才是欠薪事件不絕如縷的根源,地方政府關心的只是政績、面子和從中撈到多少油水,根本不理民工死活。
從河南民工「開胸驗肺」,到上海民工斷指自證;從四川婦孺代夫追薪,到雲南稚子代父討薪,民工討薪之路愈走愈艱,維權手法愈來愈激,整個社會有如活火山,動盪不安。當局以維穩壓倒維權,最終只會令社會更加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