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意逃稅問題積重難返
意大利與希臘弄致債台高築,與兩國多年來打擊逃稅不力、影子經濟版圖不斷擴張大有關係,估計意國國庫每年因此損失一千二百億歐元稅收,總理蒙蒂領導的專家政府上台後接二連三推出辣招,雷厲風行,料本年度的反逃稅措施為庫房帶來過百億歐元收入。
力度過猛 自吃苦果
意國政府為了追稅用盡方法,先是派專人前往各地名車出沒熱點截查駕駛名車人士,助稅局篩出可疑「開銷與繳稅不對稱」個案;當局其後食髓知味,調查目標伸延豪華遊艇擁有者身上,結果查出不少養得起遊艇的富人,向稅局申報的收入少得可憐。日前有報道指,意國警方訓練出一批緝錢犬,專門對付那些攜現鈔逃往避稅天堂瑞士的富人。
有業內人士抱怨,政府開徵的停泊稅已趕走不少船主,死纏爛打的查稅行動,令遊艇逃亡潮變本加厲。非官方數據顯示,本年已有約三萬艘遊艇逃離意國,港口服務和燃料銷情大受影響,料業界因此損失二億歐元。意國一個超級跑車品牌受政府高調查稅行動拖累,本年首季銷量大跌百分之五十一。
水至清則無魚。不少人認為,意國打擊逃稅力度過猛,只會自吃苦果,遊艇逃亡潮及名車和珠寶銷情不振,正是逃稅問題積重難返的警號,意國急於撥亂反正,難免引起副作用。有專家認為,只要相關措施長遠有助將影子經濟帶回陽光底下,就值得放手去做。不過,意國政府急於開源,也不能置外人和國民感受於不顧。
早前有報道指,於接壤瑞士南部邊境城鎮基亞索關卡駐守的意國海關人員,有系統地檢查那些進入意國的中國遊客,他們一旦被發現拿着在瑞士免稅購得的貨品,得支付相當於貨款百分之二十一的稅方能帶貨入境,理論上離開意國就可申請退稅,但來自中國的旅行團行程緊密,退稅手續需時,難以辦妥退稅。雖說肥水不流別人田,但意國對慕名前來觀光的遊客如此刁難,豈非自毀旅遊業?
意國雷厲風行追稅,對如何制止政客濫用公帑、肆意揮霍卻漫不經心,民眾情何以堪!意國各地稅局辦公室和稅務人員接連遇襲,生意失敗者或失業人士引發的自殺潮,是怨氣瀕臨爆煲的警號。
視逃稅為家常便飯的意國文化,不可能話變就變,見微知著,南歐與中北歐文化有別,歐盟內經濟實力「南轅北轍」之勢很難一下子扭轉,歐洲一體化勉強推行下去,會有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