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教育局推出多項措施,除了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討及分析原因、於各區及學校舉辦研討會,還要求學校向學生提供「生命教育課」以提升正向思維。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立法會就學生自殺事件回應議員質詢時,就多次表示學生自殺原因複雜,不能一概而論,對於議員質問會否取消被指為學生壓力源頭之一的TSA,吳亦沒有回應。

正如吳克儉所言,學生自殺原因複雜,需要跨部門、跨界別合作。既然如此,為何只有教育局官員負責回應議員提問?負責青年事務的民政局、負責社工支援工作的勞福局又到哪裏去了?政府是不是只想派一個問責局長出來擋箭?

其實,政府乃至教育當局是否作過深刻反省?回歸以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當學生是白老鼠。學生壓力源於教育制度,操練文化亦是因教育制度而起,當局要求學校安排生命教育課,就如叫學生簽署「不自殺契約」一樣,是治標不治本。偏偏當局不肯正視問題,消除學生肩上的重擔,取消TSA。即使TSA試考計劃觸礁,部分小學拒絕參與,但當局寧可延長學校回覆期,亦不承認計劃不受歡迎。取消TSA不代表可以免除學生所有壓力,但至少是亡羊補牢,踏出第一步,須知學生自殺一個都嫌多,救得一個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