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在香港,許多少年不僅識盡愁滋味,而且已到了「灰爆」絕望的地步,最近頻頻發生學生自殺悲劇,就是最佳證明。聯合國一項快樂指數調查也顯示,香港人的確是愈來愈不快樂。

剛剛出爐的「世界快樂指數報告」顯示,在一百五十七個國家及地區中,名列前茅的都是北歐發達國家,同屬發達社會的香港僅排名第七十五位,比去年下跌三位,簡直慘不忍睹。反觀新加坡排名第二十二位,榮膺亞洲最快樂的國家,台灣排名第三十五位,進步三位,南韓排名第五十八位。香港在亞洲四小龍中叨陪末席,在兩岸三地,僅比排名第八十三位的中國內地稍高而已。不可不知,自一二年聯合國推出快樂指數以來,內地由當年的九十三位節節上升,反而香港由當初的六十七位跌跌不休,此消彼長,內地後來居上只是時間問題。

更尷尬的是,香港快樂指數排名僅比非洲國家索馬里高一位,真是情何以堪。索馬里戰爭頻仍,恐怖活動盛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六百美元,不及香港的零頭,香港人的快樂指數竟然同索馬里相提並論,不是恥辱又是甚麼!

當然,快樂與否不能同收入水平畫等號,聯合國是以六項指標來「量化」快樂指數,包括經濟發展、社會支援、平均壽命、人生選擇、慷慨風氣以及廉潔狀況等。就香港的情況觀之,個人選擇及社會支援方面評分低,拖了總評分後腿。事實上,香港社會結構固化,上升通道被阻斷,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水平十多年如一日,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這恐怕正是不少人走上街頭、鼓吹暴力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不解決年輕人面對的實際困難,不改革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弊端,不管當局如何聲稱重視青年工作,都是坐而論道,虛應故事。

至於社會支援方面,香港更是有口皆悲。港府大事做不來,小事做不好,社會空轉,蹉跎歲月,導致教育、醫療、住房、安老等問題不斷惡化,香港人淪落到「生老病死樣樣難,衣食住行皆不易」的田地。人口老化問題尤其嚴峻,要求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早已成社會共識,然而政府置若罔聞,不僅以「結構性財赤」等藉口推卸責任,甚至刻意挑撥社會矛盾。人人都希望快樂,但快樂總要有一個理由,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卻坐視基層長者貧困潦倒,不得不靠執紙皮幫補生計,社會怎麼可能沒有怨氣?不少人棲身環境侷促、危機四伏的劏房,支付着比豪宅更昂貴的租金,想上樓難如登天,又怎麼快樂得起來?

港府無能,政客無良,社會沉淪,難怪近年香港在競爭力、環保、教育等各類國際排名中江河日下。剛剛推出的「全球最佳機場」排行榜上,曾經獨佔鰲頭的赤鱲角機場由去年的第三位又跌一位,淪為三甲不入,只有入境事務處連續兩年奪得全球最佳機場出入境服務大獎,算是為日薄西山的香港挽回了一點點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