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注定命運,一個人的氣魄更會主導他一生。為甚麼當今不少人自覺命途坎坷,更有不少青少年輕易走上自絕之路?皆因家長、教師以至整個社會普遍都不重視培養孩子的氣魄。常言道「量大的人福大」,現代社會卻有不少聲音鼓勵孩子做個「量小」的人,動輒批評制度、批評社會,哪怕只是被迫轉一轉校或功課量稍為多一點,便將之描繪成很大不了的事,講得呼天搶地,這樣子的教育又如何能培養出大丈夫?

上一代的父母很多都沒唸過書,但可能比我們這一代更會教孩子。本欄很久前引述過一段小故事,講述台灣佛教領袖星雲大師小時候和母親的遭遇,有朋友看後說頗受啟發。在如今青少年愈趨不堪承受打擊之時,我不厭其煩,將該故事再講一遍。

星雲大師小時候正值抗日戰爭期間,父親外出後便生死不明,只餘下母親獨力撫養他。有一趟日軍狙擊他們的村落,小星雲母子二人趕回家去看時,離遠見到家園已陷於熊熊烈火中。母親拖着兒子,默默地看了一回,然後一轉頭便說:「孩子,我們走吧。」小星雲看見母親的面上平靜如恒,竟沒一絲悲憤、憂戚之情。

事後,母親沒有教孩子要如何仇恨日軍,也沒有埋怨命運如何不濟,根本沒向小星雲灌輸一絲一點的負能量。母子二人就胼手胝足,找個地方重新好好過日子。母親這樣的身教,孩子長大後又怎會為小小挫折而氣餒?更不可能想到尋死。朋友啊,這才是真正的教育,現代人不是太不懂教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