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移民城市,絕大多數香港人不是移民就是移民的後代,差別只在於早來或遲來。激進本土派視內地人為「蝗蟲」,極欲除之而後快,其實他們自己就是「蝗蟲」的後代。罵人自罵,可謂自取其辱。

在今次新界東補選中暴得大名的本土派梁天琦,自詡參與驅蝗、光復行動,亦一再要求減少單程證新移民,原來他母親就是內地新移民,他本人亦在內地出生。根據本土派的邏輯,母親是「老蝗蟲」,子女就是「小蝗蟲」。他本人沾了單程證制度的光,然後就數典忘祖,排斥同他一樣身份、欲來港團聚的內地人,何止自私,更是缺德。他本人亦承認「因為政治立場問題和家人出現意見分歧」,事實上,「小蝗蟲」罵「老蝗蟲」,能不家嘈屋閉乎?

至於另一名本土派人物、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雖然在香港出生,但他母親同樣是內地移民,外公外婆仍住在北京。按照本土派的說法,馮敬恩算是「蝗蟲之卵」。馮敬恩不念及自己的出身來源,反而排斥內地人,亦即排斥母親家族,何其忤逆。父母為他取名敬恩,是希望他不忘根本,可惜他飲水不思源,恩將仇報。本土派都是些甚麼貨色,略見一斑矣。

一個是「蝗蟲一代」,一個是「蝗蟲二代」,反起「蝗蟲」來比別人更兇更猛,奇哉怪也。中大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對此有所解釋,認為在那火紅火熱的年代,愈是家庭成分有問題者,愈是以近乎自殘的方式來拚命表現自己,證明對革命態度的堅決及對領袖的忠誠,「文革中發生在受害者身上的過火行為,有許多都是受害者的同類人幹的。為了爭取早日出頭,他們在整人時往往比一般人下手更狠。」

旨哉斯言!如今的香港頗有文革之風,部分新移民及其子女罵起內地人,往往比一般人更狠,不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很革命」、「很香港人」,以期獲得本土派的認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