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死結難解,為了讓更多基層人士上樓,當局計劃放寬公屋申請資格。問題是,公屋輪候人數愈來愈多,三年上樓目標早已淪為空談,在這樣的情況下,放寬公屋申請勢必令輪候時間更加漫長,上樓夢更加遙遙無期。

房委會計劃上調申請公屋的入息限額百分之八點九,資產限額上調百分之二點七,新增十四萬戶合資格申請,以當局每年建造兩萬個公屋單位計,單是新增申請者就需要七年才能消化。難怪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時炮聲隆隆,多名議員批評當局本末倒置,一方面放寬公屋申請,另一方面卻沒有增加公屋供應配合,不但無助基層市民上樓,反而令公屋輪候情況雪上加霜。

眾所周知,港府雖然訂下未來十年供應二十萬個公屋單位的目標,但實際上,未來數年只有七萬五千個公屋單位供應,根本不能達標,到一九至二○年度,公屋供應更將低至九千二百個,創十年新低。這邊廂,公屋輪候冊即將突破三十萬大關;那邊廂,公屋供應量不增反減,雖然當局亦不得不承認平均輪候時間上升至三點七年新高,然而眾所周知這只是數字遊戲,實際輪候時間根本遠遠不止。

昨日有團體協助一個五口基層家庭向申訴專員公署作出投訴,原因正正在於當局違反三年公屋上樓承諾,苦候七年仍未獲配公屋。事實上,有關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房屋署一直把公屋「一般申請者」與獲優先安排的「長者一人申請」一併計算,只提供籠統的整體平均輪候時間,製造「三年上樓」假象,不僅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更有欺騙公眾之嫌,尤其是非長者單身人士,隨時輪候十多二十年也不能上樓。如今當局進一步放寬公屋申請資格,僧多粥少之下,基層市民的上樓機會只會更渺茫。

早就有人指出,房屋問題不僅是民生及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特首日前發表網誌,承認樓價貴、租金高、住屋難是社會怨氣的一部分,可惜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解決又是另一回事。港府口口聲聲視房屋問題為施政重中之重,但人們看見的是,當局拓土建屋寸步難行,而且往往說多做少,不是坐視大量土地被空置浪費,就是將珍貴資源留給富豪享用,加上社會高度政治化,拓土建屋及改劃土地用途阻力重重,動輒得咎,即使港府不斷加大房屋儲備基金,巧婦難為無米炊,有錢無地,又有甚麼用呢?

可以看到,寸土必爭變成寸步難行,見縫插針變成一籌莫展,至於填海、改劃郊野公園用地更是自欺欺人。最可笑的是,港府還搞出置業階梯計劃,將居屋分成不同的檔次,針對不同階層需要,其實餅就是那麼小,挖東牆補西牆,徒然令民怨火上加油而已。

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香港社會紛紛擾擾,年輕人愈來愈激進,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很大程度是房屋問題導致。港府施政無能,無殼蝸牛的悲歌只能一直唱下去,社會穩定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