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文章談及在最新的精神病學分類之中,多了一項「囤積癖」。它與強迫症被視為類近的病。那麼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否每一位有囤積行為(Hoarding behavior)的人,都是患上「囤積癖」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有不少人在家中積存了很多物件,但當物件的數量達致一定程度時,他們會把這些物件分給其他人,例如在國內的親友。這種行為雖然符合了「囤積」之意,但缺少了「不能清除」的元素,故未完全符合「囤積癖」這個病患的定義。另外,在某些喜愛囤積物件的人身上,我們未必能評估出他們有任何精神徵狀。

筆者在二○○三年曾經以家訪的形式臨床評估了三十名在香港有囤積行為的人士,結果發覺當中有二十四位有精神問題,六位並沒有任何精神病患的特徵。既然沒有精神病徵,他們又為何作出囤積的怪行為呢?我們研究所得,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心理方面。在那六位沒有精神問題的人士之中,我們發覺有幾個特點是他們共同擁有的。一是他們都是長者(以女性為主);二是他們都是社會低階層人士;三是他們都獨居;最後,他們都是在童年時期飽經物質匱乏之苦。這樣的特質,也許可以提供兩個心理原因來解釋他們現今的囤積行為。

第一,在經歷童年物質貧乏之後(如在戰爭的背景下長大的),到他們經濟上有了一定的能力,很自然地他們會把每樣物質的存量增加,以防「不時之需」。當然,這樣常常抱着可能需要面對不測之事的心態,正正反映了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當他們眼見自己被多樣物件環抱的時候,心理便得到了安慰。第二,獨居的長者不少都是喪偶人士。當中不少是藉着囤積某種物品來緬懷過世的老伴。比方說,當她把死去的丈夫曾經喜愛閱讀的某雜誌、報章放滿屋內,就彷彿丈夫仍在,使在生的人得到一點慰藉。所以,在處理囤積行為的過程之中,心理的工作,包括分析和治療,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