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環繞二○一七年政改方案和其他中港兩地融合議題的討論,鼓動了部分青年人高調地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從互聯網到現實,從學校到街頭,從政總門前到立法會,那一批青年人無所不用其極,包括非法佔領、暴力衝擊立法會、旺角暴亂等等,意圖威脅、逼迫中央和特區政府接受他們的訴求。

不論他們的訴求合理與否,看起來總是「有人撐」,特別在網上世界虛擬地造出一邊倒的言論,反映了當下青年人傾向使用電子通訊,並且選擇在特定網站和社交媒體收發訊息的行為模式。

平心而論,網上世界固然代表部分互聯網使用者的想法,但不是全部。不少反對派組織都在分享會上透露,網上支持他們的輿論不少,但在實際行動時(包括示威遊行、投票、拉票等)卻很難「吹雞」。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網上虛擬世界的群體雖然看起來人多,看起來有代表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其代表性實在存疑。

就是說,互聯網世界的激進群體是人次而不是人數,參與激進暴徒行為的人(特別是那幫戴口罩、沒臉見人的)更是社會中的極少數。然而,這一批「兩個凡是」(凡是與中國相關的事務都要反對、凡是反抗政府的行為都要支持)的激進分子,卻「綁架」了不少青年人的意識,不斷衝擊香港法治和社會道德底線。長此下去,這些激進分子只會破壞香港青年的整體社會形象。

當然,在批評「兩個凡是」激進分子的同時,政府、政治團體、NGO也應該反思一下:現在的活動模式和溝通機制是否切合新一代的需要?是否能反映青年人的訴求?如果這些機構仍是懷着固有思維去理解、進行青年工作(例如由一幫年過半百的老頭策劃青年活動),只會繼續浪費資源,更甚的是把更多青年人推向激進勢力的一邊,成為社會日後更大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