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小朋友的考試卷,雖然求學不是求分數,但心裏還是有一堆疑惑:為甚麼有些科目的問題那麼刁難?考試目的是鼓勵小朋友繼續學習還是篩選拔尖?老師可以接受非唯一的答案嗎?

在中文、英文科測驗小朋友的文法很正常,例如時式、單數眾數、量詞,以及日常生活用到的生字。然而,有沒有必要考得太刁鑽?舉個例,有考題是關於小朋友的日程表,它不是考小朋友是否懂得閱讀上午九時在做甚麼,而是問小朋友如果在某個時段上興趣班不用帶甚麼?小朋友哪一天可以約朋友見面?想深一層,連我們的傭人姐姐在不同的興趣班要帶甚麼東西也可能搞錯,怎能要求初小學生一定懂?也許在成人世界中,這些東西很平常,筆者不懂教育,只是困惑這些較高階的邏輯問題是否對初小學生來說有點過火?社會希望訓練出慣了刁難的一代嗎?

在常識科,老師叫小朋友把「較」適當的校規與相關的校園場地做配對,問題是有些校規在幾個場地都適用,例如保持安靜適用於圖書館及禮堂,不可奔跑適用於禮堂及樓梯,但老師堅持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要答「最好」的答案。現實是,這個世界的問題不會只得一個答案,次選的答案也是正確的。教育的目的是背誦標準答案嗎?為甚麼我們不能靈活一點?這個世界豈是非黑即白?

試想想,堅持一個標準答案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樣?就是不達到其「理想答案」誓不休的「完美浪漫」一族,不退讓、不妥協。就如版權條例,不達到他們公平使用的標準就不收貨,不願把修訂「袋住先」再求進步,我們是否真的希望社會變成這樣頑固的鐵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