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內地昨確診一宗外地傳入病例,威脅逼近本港。衞生防護中心召開傳染病媒介疾病科學委員會討論疫情,總監梁挺雄會後承認,香港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風險增加,隨着可播毒的白紋伊蚊活躍度趨升,未來一至兩個月風險最高。當局防疫策略以滅蚊及防止高危人士中招為主,昨日更新建議,將從疫區返港並無病徵男士回港後使用安全套的期限,由原先的二十八日延長至至少六個月,減低經性接觸傳播寨卡病毒的風險。

寨卡病毒可致小頭症。男士如從疫區返港,不應與懷孕女伴發生性行為。(資料圖片)

寨卡病毒屬蚊傳疾病。

為了應對寨卡病毒傳播風險,衞生防護中心已經草擬三級風險評估機制和應變機制。

預防性接觸傳染寨卡病毒的新措施

浙江又爆外地傳入病例

衞生防護中心昨接獲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浙江省確診一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令內地累計感染個案增至六宗。患者為一名四十二歲女子,在南美洲蘇里南工作,曾被蚊蟲叮咬。她本月二十一日返內地,途中出現發癢及皮疹,但無發燒,二十三日到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求醫,昨證實對寨卡病毒呈陽性反應,正接受隔離治療,她並無途經香港。

衞生防護中心科學委員會昨開會,委員會主席鍾世文會後稱,寨卡病毒疫區逐漸擴大,如有合適環境供蚊孳生和繁殖,有可能出現全球大流行。他警告稱國際旅遊頻繁,香港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風險高,加上可播毒的白紋伊蚊在港常見,故一旦本港有外地傳入病例,可能出現進一步傳播風險。

當局擬推三級風險評估

梁挺雄指,八成寨卡病毒感染個案,初期並無明顯病徵,未必能即時發現,增加防疫難度。每年四至五月為登革熱爆發高峰期,寨卡病毒與登革熱均由伊蚊傳播,他憂慮未來一、兩個月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風險相應增加。

鑑於目前未有預防疫苗,防護中心已草擬三級風險評估機制和應變機制,並以控制病媒及防止高危人士中招為主要控疫策略。防護中心昨特別建議,從疫區返港的男士不應與懷孕女伴發生性行為,否則應於整段懷孕期內使用安全套,較最初建議嚴謹;另修訂從疫區返港並無病徵男士,若女伴有機會懷孕,使用安全套的期限由原先建議回港後二十八日,延長為至少六個月。中心亦會為八月到巴西參與奧運會的本港運動員安排講座,說明防疫方法。

可致胎兒腦室積水死亡

另外,最新研究顯示,寨卡病毒不但可能導致初生嬰兒患上小頭症,嚴重者更可致胎死腹中,甚至令胎兒出現積水型無腦畸形。巴西早前有一名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懷胎七月胎兒便告夭折。

研究員發現死胎的腦室只有積水,沒有正常腦組織,令人擔心寨卡的遺害較已知的更嚴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