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內地人蛇偷渡來港,蛇頭會告訴他們,大海茫茫,朝着燈光璀璨的地方游過去就對了。那時深圳還是一個漁村,經濟落後,一到晚上黑燈瞎火,而香港則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內地人心目中的天堂,偷渡者不知凡幾。

如今內地人蛇偷渡香港的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南亞、東南亞及非洲裔人蛇,除了乘飛機抵港,另外一個方法是經由內地,從深圳一帶偷渡而來。蛇頭可能會告訴他們,朝着燈光較少的地方偷渡就對了。的確,深圳靠近香港的一面是燈火閃亮的都市區,香港鄰近深圳的一面則是郊區,人蛇多選擇沙頭角、流浮山、大嶼山等偏僻地點搶灘登陸,找機會混入市區,沒有被警方捉到就打黑工,被捕即舉手以難民身份申請免遣返聲請。反正港府供吃供住供律師打官司,香港人的錢不花白不花,怎麼樣也比留在貧困的南亞及非洲老家要強。

事實上,彈丸之地的香港一直扮演難民港的角色。大約從南宋時代起,由於中原不停改朝換代,不少人南下避難進入香港。香港陷於英夷之手後,社會相對穩定,而內地戰亂頻仍,革命不斷,中共建政後政治運動不止,加上經濟貧困,爆發多次難民潮,為正在經濟起飛的香港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今日的香港人無論是原居民還是新居民,往上數幾代,其實都是難民的後代。當然,這些難民基本上都是同文同種的中國人,大家相識於獅子山下,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共同創造了今日的繁榮。

現在的難民潮則不同,這些難民多來自南亞及非洲,有不同的宗教同文化,與主體華人融合並不容易。香港經濟由盛而衰,人口密集,已經容納不了那麼多外來人口,加上不少難民作奸犯科,甚至被黑社會招攬為僱傭兵,成為治安毒瘤。香港作為難民港的角色不合時宜,新一份施政報告首次提出全面檢討難民政策,不排除退出國際難民公約,正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