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新一份施政報告口號多多,措施不少,可惜姿勢大於實際,不是高大空,就是流於瑣碎,難怪爭議多多,毀多譽少。

施政報告洋洋灑灑二萬六千多字,篇幅之長為近年之最,單是宣讀就花了逾兩小時,涉及財政支出更高達二千二百億元,用「大堆頭」來形容並不為過。然而,市民顯然並不領情,港大民調顯示,施政報告的評分只有四十一點一分,不僅低於現屆政府過去三份施政報告,更創下九七年以來新低。

這並不教人意外。作為施政報告的重頭戲,「一帶一路」就佔了二十九個段落,出現的頻率超過四十次,又是成立督導委員會和辦公室,又是設獎學基金鼓勵外國學生來港升學,措施多多,煞有介事。問題是,「一帶一路」是國家的宏大戰略,即使香港真的能夠搭上順風車,恐怕也要十年八載才能見到成效,目前只能望梅止渴而已。更何況,今時今日中港矛盾日益尖銳,一帶一路勢必被上綱上線,香港要成為「超級聯繫人」又談何容易。

同樣道理,施政報告提出預留二千億元,在未來十年新建、擴建及重建多家醫院,無疑是大手筆,但無非還是炒冷飯,何況對於日益沉重的公共醫療壓力而言,根本是遠水難救近火。至於拓展大嶼山,港府近年來已不知說了多少遍,甚麼打造水療中心,發展橋頭經濟,每次都吹得天花亂墜,但每次都是煲無米粥,施政報告重彈舊調,能否取得實際成果,不能不令人質疑。

正所謂過猶不及,高大空的美麗願景固然緩不濟急,小打小鬧的措施更是無補於事。施政報告是闡釋施政綱領的重要文件,但人們看到的卻是許多瑣碎的措施,例如加建無障礙通道、增設長者優先廁格、為巴士站加建座位之類,市民普遍批評有關措施「濕濕碎碎」、「小恩小惠」,有人甚至直指施政報告「區議會化」,可謂一語中的。

事有輕重緩急,香港問題千頭萬緒,許多更是迫在眉睫,詎料施政報告只是蜻蜓點水,輕輕帶過。尤其對於全民退保的問題,儘管民意彰彰明甚,但施政報告幾乎隻字不提;而對於「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亦只是流水帳式的羅列一大堆數據,根本看不出有何新的政策。對於有聲音批評樓市「雙辣招」令市民更難買樓,高官僅重申現時無意「撤辣」,又揚言不保證樓價只升不跌。誠然,目前確實未必是「撤辣」的合適時機,但隨着美國加息,本港樓市掉頭回落的勢頭明顯,萬一樓市出現急跌,重演當年金融風暴遍地負資產的一幕,勢必拖累整體經濟,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難道港府到時候才來「釘木板、貼膠紙」嗎?

智者見於未萌,愚者喑於成事。環球經濟陰霾密布,內地增長明顯放緩,香港面臨內憂外患,形勢嚴峻,施政報告沒有未雨綢繆,早作因應,一味坐而論道,空唱高調,難怪劣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