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藝術平台「油街實現」舉行「前後」展覽,展出四件作品,要求參觀者親身參與,改變作品的形態,成為作品的創造者,例如有展品要求參觀者在圈內逗留,留下的垃圾會覆蓋泥土,再播種生長。

楊嘉輝的《史丹利》把赤柱與香港於二次大戰的歷史結合。

作品由北京及香港藝術團隊創作,左起:楊嘉輝、「L十」的李淳朗及胡敏儀、宋冬、董永康。

董永康的《切身》透過空間設置和動態裝置,讓觀眾介入作品空間。

垃圾蓋泥土 播種灌溉

「油街實現」館長連美嬌指港人學習和做事方式傾向單向傳輸,希望展覽提供空間讓觀眾自由發揮,成為參觀者和創作者,「作品冇一個定形,由參觀者自己想像,入到去想做啲咩呢?由參觀者自己揀。」展期至明年三月二十八日。

今次參展作品包括北京藝術家宋冬的《白造園》,是空地上的一幅「盆景」,圈內隨意堆疊桌椅和泥土,參觀者可在圈內讀書、唱歌、睡覺,留下的垃圾和物件會在農曆年初六覆蓋泥土,並播種灌溉,屆時便知道參觀者為作品留下的痕迹。

另外三件作品均由港人創作,其中藝術家楊嘉輝的作品《史丹利》,提醒市民赤柱除了沙灘之外,二次大戰期間亦曾是拘留營,他的作品是一個鋪滿沙礫的房間,牆上掛滿印有曾被囚於赤柱拘留營者簽名的畫作;其餘兩件作品為董永康的《切身》及團隊L十的《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