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尤其是未來樓市更見波動,危機四伏。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受訪者所說,樓價高企,無殼蝸牛固然望樓興嘆;樓價下跌,隨時造成連鎖反應,影響經濟民生,基層市民生活更加艱困。

儘管美國今次加息幅度不大,香港亦暫未跟隨,但影響已陸續浮現。尤其是美國加息衍生的樓價下跌心理預期,對二手市場的衝擊最為明顯,不僅買家紛紛壓價,不少業主亦不得不劈價求售,而本港十大屋苑在聖誕節錄得零成交,更是二十多年來首見。市場人士預測明年樓價下跌一成半至兩成,近年暴升的細樓盤更面臨爆煲危機,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最諷刺的是,即使樓價下跌,也不代表基層市民置業可期。「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就算明年樓價跌幅達兩成,樓價依然高不可攀,買樓夢依然遙不可及。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字,十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下跌百分之一點一,雖然結束六連升,惟按年仍升近百分之十二。反觀打工仔加薪似有還無,企業預計明年只會加薪百分之一點五,是近年最差,私人樓價遠超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

事實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香港遲早要跟隨。大部分受訪者擔心,加息除了加重供樓人士負擔,更會衝擊樓市,引起連鎖反應,對經濟民生產生深遠影響。這顯然不是杞人憂天,特別是內地經濟高增長時代一去不復返,下行壓力大增,香港夾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經濟前景更形複雜。萬一樓價出現大跌,整體經濟勢必受創,重演當年亞洲金融風暴一幕絕對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要解決房屋問題,就必須增加供應。可惜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總建成量大約只有九萬七千個單位,距離目標甚遠,其中一九至二○年度,公屋供應更將低至九千二百個,創下十年新低。而港府早前宣布調低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由四十八萬減至四十六萬個單位,更令問題雪上加霜。目前公屋輪候冊已接近三十萬大關,三年上樓目標早已淪為空談,港府不但拓土建屋寸步難行,又要面對息魔「殺到埋身」,加上經濟前景陰霾密布,香港未來怎能不令人憂心忡忡?

說到底,指望通過樓價調整一舉解決房屋問題,根本不切實際。而房屋問題不能解決,安居樂業成空,社會只會愈來愈亂,管治只會愈來愈難。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劏房租金平均指數高於差估署的甲類住宅租金指數足足一倍,更有百呎劏房月租高達九千元,令人咋舌。難怪大部分受訪者批評當局的房屋政策有姿勢無實際,無殼蝸牛愈窮愈見鬼,已到了失敗的地步。

風風雨雨的一年即將過去,新一年即將來臨,在經濟不明朗的陰影下,更多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香港面臨內憂外患,整體經濟不容樂觀,港府必須未雨綢繆,一味坐而論道,最終只會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