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雖然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本港樓價面臨下調壓力,但對於基層來說,安居樂業依然遙不可及,私人樓價仍然高不可攀、公營房屋需求不斷增加,港府反而調低建屋量目標,預測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供應將減至四十六萬伙,較去年四十八萬個單位減少兩萬個,居屋及私樓各減一萬,令夾心階層更難上樓。

全港劏房租金指數顯示,劏房租金指數倍於甲類住宅指數。

業主炒水炒電

公營房屋供應短缺,劏房租金呎價亦不斷飆升。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與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根據一百零七間劏房資料,制訂全港首套劏房租金指數,發現去年十月劏房租金平均指數為三百五十點五,高於差估署同期甲類住宅租金指數一倍。按各分區計,九龍區的劏房租金指數最高,達四百零五點一;其次為新界區,最後為港島區。一個位於葵涌寶星中心中層的一百呎劏房,去年租金竟高達九千元。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麥美娟無奈指出,最令人沮喪是無論香港經濟好與壞,加息抑或減息影響樓價,但基層依然面對租金高等住屋問題,尤其劏房戶,劏房租金一直向上升,「劏房豪宅價」,完全與經濟數據脫鈎,導致基層生活愈來愈困苦。歸根究柢是房屋供應量不足,當局對劏房又規管不足,業主可隨時加租、迫遷,甚至「炒水、炒電」,租客毫無保障。

在房屋供不應求下,港府竟調低未來十年建屋量目標,麥美娟要求當局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交代有關調查數字的原因,直指建屋目標量減少,將令樓市價格居高不下,她又批評當局現時的建屋速度極不理想,認為當局長遠須想辦法加快建屋之餘,短期措施亦要加強措施規管劏房業主。

麥續說,港府過去多次推出壓抑樓市辣招,惟只能打擊短期炒樓情況,辣招成效不足以抗衡其他經濟因素而令樓價下調,對基層及小市民住屋問題幫助不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