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雖然是國際都會,部分居住環境卻差劣得有如第三世界,籠屋、劏房、板間房,形形色色都有,就連外國傳媒都有報道香港「奇特」的居住環境。不過,別以為住得細、住得差就可以節省開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就發現,葵涌一間一百呎的劏房,租金竟高達九千元,相當於一個領取最低工資三十二點五元、每日工作十小時的基層打工仔一個月的薪金。

該研究所從全港各區找出約一百間劏房進行實地測量,再按各劏房戶提供的租單及額外電費作出評估,制訂出劏房租金平均指數,與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甲類房屋(細單位)的租金指數比較,發現劏房租金平均指數竟是甲類房屋租金指數的兩倍有多。

本港不論商業樓宇、店舖、住宅,租金高企不下,就連劏房的租金亦節節上升。然而,要住劏房的都是生活在最基層而未能入住公共房屋的無殼一族,他們在社會未能得到保障及援助,更要承受高昂租金,這都是政府不肯重新實施租金管制所致。

政府興建公共房屋速度緩慢,卻又拒絕實施租金管制,聲稱一旦實施,恐會出現業主寧可封盤不租,令住宅單位更加缺乏。政府縱容瘋狂加租,難為了的只是被迫捱貴租、以大部分收入換取一個極其惡劣的棲身之所的基層小市民。為官的高床軟枕,自然不知民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