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復研究,討論又討論,港府好不容易推出退休保障諮詢,可惜博得的不是掌聲,而是罵聲。被港府擺上枱的港大榮休學者周永新繼前日批評港府「不公道」,昨日更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隔空對質,狠批港府推卸安老責任,直言自己被政府當傻瓜,已經死心;而林鄭月娥則反指對方不了解公共財政政策,說話隨意,沒有學者風範。公道自在人心,誰是誰非社會自有公論。

周永新如此勞氣,並不難理解。當初港府煞有介事邀請他研究全民退保,結果不僅沒有採納其建議,反而為了排斥「全民老年金」方案,刻意冠以「不論貧富」之名,渲染有關方案會提前耗盡政府儲備、壓縮其他公共開支、需要加稅及開徵新稅、影響香港競爭力等等。港府同時提出「有經濟需要」方案,建議引入資產審查。由此可見,政府對退保早有預設立場,諮詢只是掩人耳目,豈止周永新大失所望,所有曾對全民退保抱有期待的市民也無不絕望。

顯而易見,港府將全民退保易名為「不論貧富」,可謂居心叵測。正如周永新指出,港府推出基建工程,從不會警告增加稅賦,對全民退保就說要加稅,這是將長者當成社會負擔,挑撥納稅人同長者的矛盾。為了達到恐嚇效果,港府除了將「不論貧富」方案說得一無是處,更聲稱五十年後涉及累積開支達兩萬四千億元之巨,是「有經濟需要」方案的十倍,企圖藉財政「爆煲」製造公眾恐慌。

事實上,這不過是「狼來了」的老把戲,一味靠嚇而已。港府財政預算案年年都淪為失算案、亂算案,而基建工程預算更是次次失準,連一個年度的財政狀況也掌握不了,居然要預測五十年後的財政狀況,可信度有多高不言而喻。退一步說,即使將來有需要加稅或開徵新稅,鑑於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相信市民也會理解。正如有學者團隊研究顯示,如果全民退保是由僱主、僱員及政府三方供款,只要稍微加稅,五十年後非但不會導致財政赤字,更會有盈餘。一言以蔽之,港府所謂耗盡儲備、財政「爆煲」之說,根本是誤導公眾。

全民退保的意義在於人人有份,不論背景。最近芬蘭政府為鼓勵就業,建議簡化福利制度,每位成年人每月可獲八百歐元,體現的就是全民平等精神。港府提出「有經濟需要」方案,不僅有歧視富人、製造分化之嫌,條件更是十分刻薄,規定個人資產不超過八萬元才有資格領取退保,與現有綜援制度並無分別,等於將絕大部分打工仔拒之門外,全民退保變成「扶貧」和「施捨」,這是對市民的侮辱。

不怕少年苦,就怕老來窮。香港人口老化加劇,不少長者老無所依,安老問題不解決,社會就不可能和諧安定。香港是富裕社會,港府坐擁金山銀山,有責任也有能力推動全民退保,可惜當局堅持守財奴作風,推搪安老責任,退保諮詢惺惺作態,到頭來只能激起民怨,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