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的難題表現為經濟持續下滑、內需不足、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製造業蕭條甚至倒閉。面對這些問題,內地行家們的「診斷」莫衷一是,甚至南轅北轍。

第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當前GDP增加值中,第三產業大幅增加,但這不是好事,因為造成這樣的結果,源於第二產業不景氣的「擠壓效應」,只表明中國經濟出了問題,而不是中國已經步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首先要斷定中國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目前,中國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而第三產業勞動力的比重也剛到百分之四十,無論如何都談不上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化時期。

如果對中國的發展階段產生誤判,認為已完成了工業化,就應該比照國際經驗,轉入以服務產業為主導的降速「新常態」,那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宏觀政策取向,比如鼓勵金融創新開放、促進虛擬經濟。這不僅會延誤對第二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支援,而且很可能在新一輪國際金融風暴中遭受挫折。

持相反觀點的則認為,中國以往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經走到頭了,目前經濟下行的狀況,正是最好的說明。一方面,東部城市勞動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企業受出口環境不景氣的影響,經營困難;另一方面,東北和西北的製造業和重工業遭受嚴重的產能過剩。因此,中國需要以消費和服務為主,尋找新的增長點,加大第三產業對GDP貢獻的比率;讓更多的人創業,鼓勵更多的創新;同時政府要做好創新的服務工作,為金融鬆綁,大力改革,發揮金融創新的力量。

中國經濟塊頭大,地區發展又極不均衡,彼此之間幾乎不處在一個發展階段。因此,為中國經濟把脈、把準脈,屬諾貝爾級的大問題。我們這些看熱鬧的外行,唯一期望是內行能盡快看出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