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港府昨日正式就退休保障展開為期六個月諮詢,一如所料,提出「有經濟需要」及「不論貧富」兩個方案,看似持開放態度,實則早有預設立場,更為了推倒全民退保而不惜製造矛盾,根本是不折不扣的假諮詢。

所謂「有經濟需要」方案,即設有資產審查,資產不多於八萬元的單身長者或十二萬五千元的長者夫婦,每人每月可獲發放三千二百三十元;至於「不論貧富」方案,則向所有年滿六十五歲長者發放,不設資產審查。為了渲染「不論貧富」方案的不可持續性,港府竟然危言聳聽,包括政府財政儲備會提前八年耗盡,需要大幅加稅,壓縮其他政策開支,增加年輕一輩稅務壓力,削弱香港競爭力等等;港府同時將「有經濟需要」方案形容為是可持續的理想方案,只會令港府結構性財赤提前一年出現。很明顯,港府早有鮮明立場,與其說是諮詢公眾,不如說是忽悠民意。

正如學者指出,設有審查門檻的退保方案只是「超級綜援」,與退休保障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只有人人受惠、雨露均沾的退保方案,才能讓打工仔真正無後顧之憂,徹底解決人口老化及退休制度缺陷問題。港府捨正途而弗由,反而誤導市民,何止是對錯焦,簡直是本末倒置。再說,資產不多於八萬元才有資格申請,如此苛刻的門檻,豈不要長者幾乎耗盡積蓄才能得到救濟?這與綜援何異?今日人均壽命愈來愈長,加上生活指數不斷上升,長者就算有少許棺材本,亦隨時臨老不能過世,當局沒有為他們排憂解困,反而諸多刁難,千方百計將他們拒諸門外,難怪被炮轟涼薄。

最令人反感的是,港府為了推倒全民退保,不惜挑撥富人同窮人、納稅人同長者、年輕人同長者的矛盾。其實,世界不斷變化,公共政策亦是一樣,福利只限於窮人的觀念早已不合時宜。例如芬蘭為了鼓勵國民就業,正準備簡化現有福利制度,改為一刀切向每名成年市民每月發放八百歐元,並沒有將申請者劃分成窮人或富人,為何港府偏偏畫地為牢?再說,前特首曾蔭權爵士曾經提出為長者生果金設資產審查制度,最終因激起民憤而作罷,如今的生果金人人有份,將來的退保金反而開倒車,道理已經說不通。

最好笑的是,當局為了誇大全民退保的危機,聲稱「不論貧富」方案在五十年後所涉累積開支高達近二萬四千億元,是「有經濟需要」方案的十倍。港府連預測當年財政收支亦嚴重失準,差天共地,現在竟然預測五十年後的退保金情況,根本毫無說服力可言。說到底,港府無非想找藉口推卸安老責任。

全民退保在社會討論多年,港府一拖再拖,蹉跎不少歲月,如今醜婦終須見家翁,竟然是一個玩弄民意的假諮詢,寧不令人失望。前朝政府企圖為生果金及交通津貼提出資產審查,結果觸發天怒人怨,今屆政府不知吸取教訓,最終必然又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