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政府建議於中環及鄰近地區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建議收費由低水平開始,如每次進入中環收十元,相信可令車流量減少一成多,車輛的時速則可以由現時最慢的五公里,增至目標的約車速二十公里,改善塞車問題。

告士打道至林士街收費

中環交通繁忙時間長期擠塞,研究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多年的熊永達昨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建議將告士打道至林士街劃為收費區,兩邊邊界設電子收費點,進入中環的車輛要付費。被問及進入中環很多都是「老闆車」,老闆們會否介意付出十元時,熊永達則稱:「剛開始時大家都會測試系統,會有心理壓力,我們針對的是百分之十幾的車輛,不是針對全部。」

熊永達指出,「老闆車」駛入中環收費區後,一如現在,將長時間不停繞路等候老闆,造成路面擠塞,他建議在內街如遮打道等多設收費點,如果車輛一直兜路便會一直收費,司機可能不駛進來,或停泊在停車場,而不會在區內兜路。他又說,新加坡實行電子道路收費後,汽車流量減少一成六,如果在中區實施電子道路收費,估計可將區內車流量減少一成,行車速度則增加約兩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