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泛政治化,任何事情都會被上綱上線,沒有理性可言,高鐵「一地兩檢」就是最佳例子。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日前提出將內地法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結果惹起極大爭議,昨日不得不改口稱僅是考慮方案之一,可見「一地兩檢」阻力重重,隨時胎死腹中。

眾所周知,自「附件三機制」提出後,反對派政客便群起攻之,指有關安排將打開缺口,國安法、尋釁滋事等內地法律日後也能經此途徑引入本港,批評港府「賣港」,更揚言「一地兩檢」問題不解決,不會支持高鐵工程追加撥款,極盡危言聳聽之能事。袁國強急着澄清,加上港區人大代表近日也強調未聽聞香港要引入國安法,當局顯然是不希望爭議繼續發酵,節外生枝。

問題是,目前高鐵工程已完成四分之三,追加撥款迫在眉睫,反對派政客擺明不會善罷甘休,拉布流會鬧劇勢必源源不斷,高鐵最終爛尾收場並非不可能之事。就算高鐵最終建成,如果無法實行「一地兩檢」,與現時實行「兩地兩檢」的直通車根本沒有分別,這條建造成本達八百多億元的天價鐵路將變得毫無意義,淪為不折不扣的大白象工程。

「一地兩檢」並非甚麼新鮮事,西部通道的深圳灣口岸就是採取這種模式,由港方人員在深圳境內執法,當時沒有人反對,如今建議內地人在香港限定區域內執法,卻引起這麼大爭議,足證有些人輸打贏要。連美加、英法等不同國家都可輕易實行的通關模式,在同一國境內執行竟難如登天,更是十分荒謬。事實上,港府僅稱將內地法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尚在研究階段,並未有具體結論,反對派忙不迭扣上賣港帽子,這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又是甚麼?

可見問題不是出在「一地兩檢」,而在於中港矛盾惡化,在於有些人慣性「逢中必反」,視內地一切為洪水猛獸,將技術性、事務性問題政治化,正是打擊港府施政及「去中國化」的一貫手法。近年本土及港獨思潮氾濫,早前有政客要求港府拒絕「大陸化」,背後思維與反對「一地兩檢」可謂異曲同工。

今時今日,世界各國為了分享中國的經濟成果,堪稱法寶盡出。香港本來有近水樓台的優勢,高鐵建成後香港可以連結上內地高鐵網,帶來重大經濟利益,可惜在中港矛盾空前尖銳的今天,反對派不斷煽風點火,加上港府弱勢無能,再好的事情都會荒腔走板。高鐵如是,港珠澳大橋如是,個人遊也如是。試想想,香港可以不要高鐵,可以拒絕「一地兩檢」,是否同樣可以不要東江水,拒絕內地供港食物?香港一旦失去內地支持,經濟必然崩潰,香港還是香港嗎?

正如有人形容,樹苗要茁壯成長,必須悉心栽培,施肥灌溉,否則只會枯死。香港在中央支持下,原本可以繼續發光,延續東方之珠傳奇,遺憾的是,有些人硬要跟自己過不去,一味為反對而反對,致使回歸以來一事無成,最終只會將香港搞臭搞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