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 元朗下白泥碉堡屬孫中山在香港的革命基地,一一年成為法定古蹟後卻引發業權糾紛。革命後人趙氏一直管理碉堡,惟最近地政總署因要修葺碉堡,以碉堡乃寮屋為由發出搬遷令,勒令後人要在一個月限期內搬走,署方並派保安員全天候監視。碉堡的爭拗自成為法定古蹟後未有停止,後人因與政府談判賠償不果,未有交還碉堡,更恐政府接管後會以活化為名轉交財團牟利。下白泥村代表表示,後人願意就交還碉堡一事洽談,只望當局可尊重先烈對革命的貢獻,並讓後人參與日後古蹟發展。

碉堡二十四小時有保安員(左)駐守。

碉堡在革命時有防衞用途的槍眼(箭嘴示)至今仍被保留。

趙炳賢擔心政府收回古蹟會以活化之名轉讓予財團。

革命後人被迫遷

下白泥碉堡約於一九一○年興建,曾被當為寮屋,至一一年被評為法定古蹟。記者日前實地視察,發現碉堡大路入口重門深鎖,遊人只能繞過士多旁的小路內進;上址卻擺放一部剷泥車,惟沒有開動。不過,上址有政府派出的保安員二十四小時駐守,遊人進出及拍照均會被保安員看管。而政府指該碉堡是官地上的寮屋,應屬政府擁有,後人並無相關權益,多次發信要求守護碉堡的革命後人趙氏遷出。近日當局更發出搬遷令要求他們在明年一月六日限期前搬走,並拆除碉堡旁寮屋。

革命後人趙炳賢表示,他們三代一直居住在碉堡,早年因擔心碉堡的結構安全,雖然已經沒有在內居住,但評級前一直保養碉堡。當年古蹟辦欲將碉堡列為法定古蹟時,曾稱會跟進賠償問題,因此他們同意交出碉堡讓政府妥善保育及修葺。

下白泥村村代表鄭偉君指,後人願意就交還碉堡一事洽談,僅希望當局能從善如流,將趙錦華的革命貢獻列入碉堡史迹內,並承諾日後讓後人參與古蹟保育。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稱,若後人有確實連續居住證據,應經程序向政府遞交文件證明,或經法律程序逆權侵佔追討。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碉堡受雨水滲漏出現大面積破損,政府必須盡快收回進行必要復修加固。地政總署曾多次到訪並發信給佔用人,但對方拒絕合作及提供資料,遂決定收回行動。

根據一九八四至八五年寮屋登記紀錄,其中一名佔用人曾簽署確認,為碉堡的寮屋居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