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於本港愈來愈多基建工程準備上馬,為避免各基建工程導致地下煤氣喉損毀,機電署於去年四月開始套用「預警指標」,加強監察在煤氣喉管附近的高風險工程項目,根據風險指數高低排序,對最高風險的首三位採取聯合措施,如加強安全講座推廣訊息等,首三位排名不分先後為房屋、鐵路及土木工程。

煤氣公司在前年引入航拍工具配合檢查器檢測位於斜坡、橋上或難以到達的煤氣喉管。

煤氣公司人員會利用步行式檢測器檢測喉管有否洩漏。

風險指數是由將會進行的工程項目數字,及過去十二個月因工程而損壞的喉管數字進行統計。機電工程署指,本港地下煤氣管網約有三千五百公里,為一百八十萬戶市民供應煤氣,在一一至一三年,不包括第三者的損毀中,地下煤氣喉管事故由約六十六宗下跌至三十六宗,但去年則微升至約四十三宗,而今年截至上月底有近四十宗。

機電署氣體安全監督機電工程師吳玉華表示,在去年因工程而導致喉管損毀的個案有十七宗,大部分集中在指標設立前,而今年首十一個月則有十二宗,可見實施指標後,數字有下跌的趨勢。

陸空檢測洩漏

此外,煤氣公司會定時派人員以多種工程檢測地下及外露的喉管有否洩漏甲烷,包括步行式的洩漏檢測器、汽車車底檢測器,及飛行管道檢測器,發現洩漏甲烷達一定標準,就會再用試管測試氫氣,一旦發現兩種氣體洩漏,便會派員維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