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將至,市面張燈結綵,商店競相減價,好一派熱鬧景象。可惜,不管燈飾多麼璀璨,節日氣氛多麼濃厚,依然掩不住旅遊和零售業寒風凜凜的事實。隨着訪港旅客持續下跌,消費力無以為繼,業界預料今年將是十多年來「最冷」的聖誕節。

十二月是傳統旅遊和消費黃金檔期,商家減價促銷不足為奇,但今年的減價來得特別早。零售業向來是整體經濟的寒暑表,商家提早大減價,意味着經濟好不到哪裏去。事實上,本港零售業高度依賴內地旅客,旅客減少,影響立竿見影。港府最新數字顯示,十一月整體訪港旅客下跌逾一成,已是連續六個月下跌,內地旅客更大減超過一成五,尤以一簽多行的內地旅客跌幅最驚人,暴跌近四成。即使海外旅客人數上升百分之七點六,也遠遠無法挽回旅遊業的頹勢。

花無百日紅,自○三年實施個人遊以來,香港旅遊業連續十多年增長,可惜近年趕客鬧劇不斷,加上匯率變化等因素影響,旅遊業已無以為繼。上月訪港旅行團按年大減三成,截至本月初聖誕入境團的報團人數亦不足兩成,比往年的五成明顯減少,「搶房」情況不再,酒店更要「劈價」救亡。過去酒店業往往在聖誕節加價,如今反而要減價,形勢之嚴峻,不問可知。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旅客對香港避而遠之,不僅酒店及旅行社叫苦連天,零售、餐飲等行業一樣前景堪憂。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十月零售業總銷貨值按年下跌百分之三,已經連續八個月下跌,預計聖誕檔期依然疲不能興,尤以服裝和奢侈品跌幅最大。此外,受一簽多行內地客劇減所累,一些位於旺區的藥房生意暴跌四成,倒閉潮已經出現。餐飲業同樣悲觀,聖誕節本是業界旺季,今年訂座率不足一成,連金融海嘯時都不如,難怪業界慨嘆「耶穌都難救」。

面對此情此景,港府不僅毫無作為,商經局局長蘇錦樑還大講風涼話,指本港旅遊業進入「以高質素過夜旅客為主要增長的新常態」,政府「重質不重量」,將朝着健康且長遠的方向發展云云,可謂自欺欺人。實際上,消費力強勁的「高質素」內地旅客早就肥水流向別人田,日本和南韓受惠最大,旅遊業均錄得高增長。更有甚者,隨着深圳前海的港貨中心開幕,貨品種類齊全,服務態度周到,內地旅客還有必要來港貼錢買難受嗎?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近年內鬥內耗,爭拗不斷,加上產業結構單調,競爭力每況愈下,別說旅遊及零售業步入寒冬,整體經濟也是危機四伏。日前公布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香港表面上仍能勉強保住「老二」地位,實際上優勢正逐步消失,不僅被上海愈拋愈遠,深圳更是亦步亦趨,很快就會取而代之。

最可悲的是,港府高官猶自我感覺良好,渾然不知危機臨近,加上政客搞風搞雨,整個社會陷入政治狂熱,經濟民生無人關心,不知何時才能看見寒冬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