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正向心理從小學開始!小童群益會前年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九十萬元,推展為期兩年的正向心理學前教育計劃,轄下四間幼稚園的學生、家長及教師均有參與,將「正向心理」的元素融入學前教育及家長管教課程之中,並以感恩、樂觀思維、正面關係及抗逆力為學習重點。有關研究發現,正向心理可紓緩學前兒童的焦慮狀況,及提升快樂情緒。

計劃要求N班至K3班學童每學期須參與六堂「正向心理課」,主要以遊戲及體驗方式學習感恩及樂觀等價值觀,學校亦會安排課程供家長自由參與。經研究發現,學前兒童參與有關計劃後,在建設性思考方面有明顯改善,如挫折的應對方式及負面情緒處理等,焦慮情緒亦因而得以紓緩。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以正向心理比喻為維他命,當學童遇挫折及挑戰,才有足夠能量解決問題。除了學童須擁有正向心理特質,家長及老師都要擁有,發揮以身作則之效。現時部分老師仍保留傳統的管教模式,例如以責罵為主,鮮有欣賞學生的優點,亦有家長時常把子女與他人比較,令其成長充滿壓力,成為社會推動正向心理的阻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