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港府一向將「用者自付」、「寓禁於徵」視為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結果往往弄巧反拙,電子道路收費舊調重彈,恐怕也不例外。

針對道路擠塞問題日益惡化,交通諮詢委員會去年底提出十二項建議,包括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牌照費及定額罰款等,港府幾乎照單全收,並準備陸續實行。其中定額罰款將於後年一月起大幅提高,加幅高達五成。另一方面,當局計劃在中環及鄰近地區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車輛在繁忙時段行使相關路段須繳交「路費」,有關計劃先進行為期三個月公眾諮詢。

電子道路收費並非新鮮事物,由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港府已多次研究相關計劃,當年港英政府甚至曾進行為期二十一個月的試驗,惟每次都因爭議太大及其他原因,無疾而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引用外國例子,指引入道路收費後擠塞問題下跌百分之十五至十六,車速提升百分之二十。問題是,外國行得通不代表香港也行得通,特別是今日社會泛政治化,事無大小皆爭拗不斷,道路收費事關重大,影響廣泛,勢必激起極大反彈。當年港英政府強政勵治,尚且跪低收場,如今弱勢政府舉步維艱,動輒得咎,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計劃談何容易。

正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電子道路收費或許能紓緩部分塞車問題,但亦可能製造不公。道理很簡單,電子道路收費對達官貴人來說根本無關痛癢,照走不誤,結果只能是窮人「讓路」,變相剝奪一般駕駛人士的權益。

事實上,希望靠「寓禁於徵」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早就被證明此路不通。港府過往多次調高車輛首次登記稅及牌照等費用,結果車輛數目不減反增,就是最好的例證。眾所周知,不少市民負擔不起市區的高昂樓價及租金,被迫遷往偏遠地區居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費時失事,私家車代步成為部分市民的「剛性需要」,而不是奢侈品,這正是私家車數目不斷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決非只有「收買路錢」一途。新加坡除了實施電子道路收費,還透過嚴格的車輛配額制度控制車流;南韓首爾近年則致力提升公交系統,擴闊道路,並為巴士開闢專用線路,同時推出三十分鐘內免費轉乘公交,鼓勵棄用私家車。反觀香港,道路網的建設遠遠追不上實際需要,○三年至一三年整體車輛約增加三成,而同期道路總長度只微增不足一成,難怪交通擠塞問題日益嚴重。以中環灣仔繞道為例,○九年展開工程至今,一延再延,無法於一七年如期通車,作為來往中環鬧市的替代路線尚未完工,當局卻搶先引入道路收費向駕駛人士開刀,可謂本末倒置。

治病必求於本。交通擠塞愈演愈烈,癥結在於車多路少,治本之道是多管齊下,尤其是改善交通配套設施,而不是獨沽收費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