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可以為病人帶來很長遠及嚴重的後遺症,例如肌肉縮短、骨或關節變形,令關節的靈活度及功能減低甚至喪失,故必須盡早作針對性的處理。目前治療嚴重性痙攣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裝置支架、注射藥物及手術等,醫生要視乎病人的情況而選擇適合的療法,盡量減低痙攣帶來的影響,幫助保住病人的活動能力。

一般來說,當病人因為受傷而出現痙攣,醫生通常首先會為病人安排物理治療,以人手幫助舒展病人受影響的關節和肌肉,降低肌肉張力以減低後遺症出現,但對於年輕病人來說,人手的力量可能不足以對抗反射的力量,這時便要考慮為病人在患肢裝設固定支架,阻止關節因為肌肉收縮而屈曲變形,惟有時支架也未能阻擋肌肉的收縮力度。

除物理治療及支架外,在過度繃緊的肌肉注射肉毒桿菌,也可以令肌肉變得鬆弛。當這些非手術性治療未能收效時,為免痙攣情況影響病人的護理及日後康復,便可以考慮進行後跟切除手術,截斷控制肢體反射反應的神經,便可以避免肌肉過度繃緊,情況嚴重的更要考慮接受骨科手術,切斷或加長筋腱,避免病人的肢體活動能力因為持續不斷的痙攣而受到破壞,而此舉可說是對付痙攣的最後一着。

至於腦癱的病人就更需要及早防範痙攣的影響,可能需要較早考慮做後跟切除術。事前可先注射肉毒桿菌讓病人感受手術帶來的效果,而手術後他們亦要重新學習行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