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手術後竟屙出六吋長膠喉,膽石未除先嚇破膽,怒斥廣華醫院想「嚇死人」!七十一歲黃伯上月在廣華醫院接受兩次膽管內窺鏡清除膽石手術,昨晨他到醫院接受第三次手術前,在家中大便時排出一條六吋長膠喉,嚇到面青兼膽戰心驚,家人亦驚恐不已,不知膠喉從何而來,又擔心膠喉刮穿腸,入院向醫生詢問只獲答情況「正常」及「屙咗出嚟咪好囉」。黃伯指醫生從無對他說過放入膠喉及會有機會排出,「無端端點屙出膠喉,嚇鬼死我咩!」院方則稱術前術後有知會病人放喉管入體內,日後會加強與病人溝通。

飽受驚嚇的黃伯展示膠管仍怒氣未消。

由黃伯體內排出的黑色膠喉。

黃伯在廣華醫院接受手術引發「排喉」驚魂。

黃伯家人指,黃伯身體一向無大問題,本身患有高血壓,一直有食藥控制病情,今年十月二十七日到社區中心做體檢時,發現血糖度超標較多,隨即由救護車送到廣華醫院檢查,出院當日他感腹痛及「打冷震」,醫院即為他作其他檢驗發現有膽結石,遂安排十一月一日做手術清除。黃伯稱醫生向其解釋清除膽結石有兩種方法,一為開刀取出,二為進行膽管內窺鏡手術,指後者風險較低,另亦向其稱結石未必可以一次清除,或需視乎情況做多次手術,他其後選擇進行內窺鏡手術,術後留醫九日出院。

置喉助膽汁流入腸

同月十七日黃伯再入院,十八日接受第二次手術,留醫兩日後出院,原定昨日中午入院,今日再接受第三次手術,昨晨十時許他在家大便時,發現排出一條約六吋長黑色幼細膠喉。黃伯大驚失色,不明白膠喉從何而來,更以為醫療失誤,黃太和女兒亦擔心不已,黃伯將膠管用袋放好趕到醫院,其後向醫生查詢,惟對方只「望一望」其X光片,從X光片可看到一條類似他排出膠管形狀的物體,只稱「屙咗出嚟咪好囉」,又說是正常情況,令黃伯及家人更感可疑,認為醫生「唔清唔楚」有隱瞞,而黃伯擔心到打算拒絕再接受第三次手術。

黃伯家人得不到院方解釋,經本報向廣華醫院查詢,院方仍未能解答是否有向黃伯解釋喉管排出是否已預知的情況。發言人指,有關喉管是醫生早前手術時放置入病人體內,以助膽汁流入十二指腸,故並非意外遺留病人體內,而個別病人會因應個人情況或會出現喉管脫落的情況,並經由大便排出體外,這是已知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對病人的整體治療並無影響。發言人指,手術前後主診醫生均已向病人解釋放入喉管,病人亦已知悉。院方日後會繼續加強與病人溝通,令病人更為安心。

斥醫生「無一早講」

黃伯得知院方解釋後,不但未有定驚,反而更加憤怒,直指至昨晚院方都無向他詳細解釋上述情況,「由頭到尾唔知咩一回事」,「你(醫生)無一早講,係人都驚啦!」他形容心理上受驚嚇程度好嚴重,特別是排出膠管時「好驚」,向醫生求助亦受冷待更加忐忑不安,就算不是手術出問題亦應該耐心解釋清楚,「真係嚇死我!」他稱應會按計劃今日在廣華醫院進行第三次手術,但是,他已對該院信心全失,如果需要再做第四次手術,「一定唔會喺廣華做,寧願畀多啲錢去私家醫院!」

私人執業外科專科醫生郭寶賢解釋,醫生若懷疑病人患有膽管閉塞、急性膽管炎等,會安排病人進行「內視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俗稱膽管鏡檢查。若膽石經膽囊跌出,並進入膽管,又或於膽管形成,即是膽管結石,有機會誘發膽管炎或胰臟炎,須及早進行手術移除,醫生普遍會採用ERCP,首先從患者口腔放入內視鏡,喉管會經胃部、十二指腸進入膽管,可進行顯影檢查,或處理膽管內膿液、發炎,甚至取出膽石。

郭稱,以膽管發炎為例,若細菌入血可致休克,醫生會先抽取膿液,或處理發炎部分,穩定病情後才取出膽管石,視乎病情嚴重性,期間可能需要進行多次ERCP,所以喉管會留在膽管內一段時間,亦有小部分的喉管會凸出十二指腸,完成所有治療程序才會取出。他不排除身體移動,或食物經過十二指腸,令喉管移位,甚至脫落,這屬於已知情況,以往亦有類似個案,不會對病人身體有影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