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本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比這天氣更寒冷的是旅遊及零售市道。日本及南韓相繼推出新免稅措施搶客,港府依然無動於衷,結果只能是肥水流向外人田。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批評當局不思進取,要求盡快推出救亡方案,否則經濟勢必雪上加霜。

繼日本計劃明年降低退稅門檻,由購物滿一萬日圓始獲退稅,下調至五千日圓(約三百一十六港元)後,南韓亦不甘後人,宣布明年元旦開始,免稅範圍擴展至市內免稅小店,只要在同一店舖購買的貨品每件價格低於二十萬韓圜(約一千三百港元)及總消費額不高於一百萬韓圜(約六千六百港元),即可以退稅後的價錢付款,免卻旅客到機場退稅窗口排隊之苦。

顯而易見,南韓此舉既為了挽救受俗稱「新沙士」的中東呼吸綜合症重創的旅遊業,也是衝着日本的新免稅安排而來,而且兩國主要爭取的都是中國旅客。事實上,中國旅客已成日韓旅遊業最大客源,今年頭九個月,訪日中國旅客逾三百八十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暴增超過一倍;消費總額達五百七十多億元人民幣,佔所有海外旅客消費的一半。而中國旅客去年佔所有訪韓旅客的四成,在他們的帶動下,免稅店營業額大增兩成二,超過五百七十億港元,今年增幅肯定更驚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得中國旅客得天下,難怪兩國挖空心思,奇謀盡出。

反觀近水樓台的香港,不但沒有先得月,內地旅客和消費更不斷減少。數字最能說明問題,九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百分之六點四,連續七個月下跌,其中奢侈品的跌幅更達到兩成三;而第三季訪港內地旅客也急跌百分之七點三。面對此情此景,旅遊事務專員猶大言不慚,聲稱香港仍有美食天堂和郊野公園等獨特優勢,簡直自欺欺人。「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敦促當局研究救亡方案,不可能再食老本,否則隨時造成骨牌效應,觸發中小型商店結業及裁員潮。民意彰彰明甚,當局聽到了嗎?

說來令人唏噓,過去香港憑着免稅港的優勢,成為享譽全球的購物天堂,但隨着營商成本不斷上漲,加上周邊地區匯率下跌,購物天堂早就名不副實。更不堪的是,隨着社會愈來愈政治化,趕客鬧劇不絕如縷,好客之都的形象蕩然無存。本來,邊境購物城或可為內地旅客帶來新意,有助紓緩中港矛盾,可惜有關計劃一拖再拖,開幕時間由明年春節延至明年中,簡直是錯失時機。大部分受訪者直斥趕客示威是重創旅遊業的致命傷,加上旅遊設施欠缺新意,旅客蟬過別枝根本不足為奇。

面對周邊國家及地區搶客,業界除了要求港府向內地爭取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已經沒有太多辦法。其實,中港矛盾死結一日不解,加上業界良莠不齊,港府無所作為,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只是添煩添亂而已。不思進取的香港,看來只能「望客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