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曾經成為大專院校搖錢樹的自資副學位課程,由於學生逐年減少而無以為繼,今年掀起一股停辦潮,作育英才淪為唯利是圖的生意經,證明本港教育變質變味,荒腔走板。

教育局數字顯示,各院校於二○一六/一七學年預計提供約五百個非聯招全日制高級文憑、副學士及學士學位課程,相對於上一個學年,約有半數院校凍結課程數目,部分減幅高達兩成;至於即將升格大學的教育學院,更全面停辦自資副學位課程。

眾所周知,副學士是董建華年代的「假大空」產物,當局為了將大專升學率提高到六成,鼓勵大專院校大量開辦相關課程,由最初約二千多人報讀增加至最高峰時的三萬多人,造就副學士課程成為龐大產業鏈,不少院校年年賺大錢,難怪收生多多益善,幾乎來者不拒。然而,隨着中學文憑試考生持續下降,副學位課程收生情況大不如前,各院校不得不縮減課程,城大專上學院去年更傳出賣盤。有教育界人士甚至預言,副學位課程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當然,副學位課程乏人問津,日漸式微,生源不足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港府放任自流,不監不管,以致泥沙俱下,亂象叢生,導致副學位課程認受性低,學生出路狹窄。以一三/一四學年為例,能成功升讀本地資助學位的副學士鳳毛麟角,表現最理想的院校也僅三成多,有五間更是零升學率。

正因為副學位課程質素參差,不獲社會認同,畢業即失業者比比皆是,有院校畢業生全職就業率不足兩成,大部分只能擔任兼職工作。可憐學生寒窗苦讀數載,前路茫茫之餘還欠下一身債,淪為高不成低不就的「掘頭進士」。有人說,學校誤人子弟,特區政府是始作俑者,可謂一語中的。

事實勝於雄辯,當年港府好大喜功,拋出六成學生升讀大專的目標,說穿了只是為了粉飾太平,營造「人人有書讀」的假象,可見副學位課程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問題是,本港大專資助學額長期僧多粥少,每年均有一半合資格考生被拒諸門外,他們的出路在哪裏?不報讀副學位課程又有甚麼選擇?說來令人汗顏,本港大學入學率長期徘徊在兩成左右,反觀歐美國家比率高達六至八成,鄰近的新加坡亦超過六成,台灣更接近九成。惟對於各界長期以來要求增加學位的呼聲,港府一直置若罔聞,可謂咄咄怪事。

在知識型經濟的今天,人才就是最大的財富。環顧世界各地,大學教育莫不實行「寬進嚴出」,唯獨港府反其道而行,始終不願為培育人才承擔更大的責任,本港競爭力每況愈下,邊緣化日甚一日,也就不足為奇。

推倒容易建設難,隨着副學位課程即將走向末路,如何確保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如何確保社會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既是對港府施政的考驗,也是香港能否走出經濟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