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區議會換屆選舉,其中意想不到是歷史最高的四成七投票率,建制派內部有一派打定輸數,認為又要重蹈○三年區選大敗的噩夢,議席數目又要大縮水,惟有於當日傍晚開始緊急救亡,傳出一批分屬跨黨派參選人的選區要急救,結果名單中有人急救成功,最具知名度急救失敗個案是「雙料議員」鍾樹根、葛珮帆等人。

對於今次高投票率帶出的選舉結果,建制派勉強穩住十八區主導權,有資深建制地區人士分析,其實今次情況較○三年更為波譎雲詭,首先○三年地區氣氛一早對建制派呈不利,落區時被追着指罵是常見畫面,因此事前有十足的心理準備形勢極為嚴峻,要打一場硬仗,結果亦一如所料未有錯估局面。

相對今次區選前夕氣氛冷淡,建制派內部對區選結果都審慎樂觀,以為可順利過關,豈料投票率開首多個小時已高開,一直持續並創出投票率新高,有人形容此隱性熾熱氣氛,事前無法觸碰,事後有分析指是佔領行動催生「首投族」投票,惟坊間暫未有充足數據支持。

真正有票在手分析又另作別論,有知情人士嘗試分析票源走向,舉例指如一個細選區增加五、六百票,二百票屬建制,其他的屬泛民,顯然一場佔領行動各自鞏固支持及反對佔領選民現身投票,而結果亦顯示,受佔領區直接影響的中西區、灣仔及油尖旺,建制派中特別是建制大黨,基本上是開紅盤,勝出率遠高於其他區份。

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建制派今次沒有大鑼大鼓大打反佔中、反拉布等政治議題,已有如此效果,而泛民及傘兵亦疑知道「我要真普選」、「自己地區自己救」等口號市場欠奉,部分傘兵團體名稱更極有建制影子,如明年立法會選舉隱性氣氛持續,加上一旦再創投票新高,基於票源集中及陣營壁壘分明,建制派相信未必如今次走運,可再次執番身彩。

再者,政府最新十招改善選民登記制度建議,包括申請人新登記及更改資料時,同時須提交住址證明,招招都似宜緊不宜鬆,一旦全盤落實,就更需要在舊根基的基礎上拓展,各方是時候作沙盤推演,分析隱性因素箇中奧妙之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