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港府遭遇「地從何來」的問題,有智庫提出改劃部分郊野公園作房屋用途。其實,類似建議港府已提出多次,最終都是無疾而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港府能力不足,無法克服政治和社會阻力,即使計劃再多、目標再高,做不到都是沒有意義。

房屋問題嚴峻到甚麼程度,只消看公屋輪候數字便一清二楚。目前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數已突破二十八萬五千大關,平均輪候時間延至三點六年,三年上樓承諾已成泡影。與此同時,公營房屋落成量嚴重滯後,四年後公屋單位只有九千餘個,加上其他資助房屋,總數也是一萬多個而已,如要達到長策會定下的十年興建二十九萬個公營房屋的目標,往後五年每年平均要有四萬個單位落成,在拓土建屋舉步維艱和建造業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追趕進度談何容易。

為了突破困局,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智庫出謀獻策,建議審視郊野公園的生態價值,決定是否將部分土地改劃為房屋用途,長遠應爭取八成居民自置物業。特首梁振英隨即打蛇隨棍上,提出改劃部分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作房屋用途,又形容發展用地與郊野公園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社會應理性討論,作出抉擇。不料多位官員紛紛出面澄清,強調現屆政府不打郊野公園的主意,自打嘴巴。

無可否認,香港郊野公園及綠化地面積佔香港全境的七成六,僅郊野公園的面積便相當於所有已發展土地的一點六倍,大有發展空間;而發展郊野用地,讓大部分市民置業,類似建議亦非甚麼新鮮事,當年的「八萬五」就是模仿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問題是,別人做得到,不等於港府做得到。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大部分受訪者指出,開發接近郊野公園邊緣土地不是不可行,問題是港府能力不足,無法克服阻力,定出八成市民置業的目標亦是陳義過高,不切實際。

事實上,兩年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亦曾提出類似建議,結果遭到環保團體強烈反對,有人更以「思想的癌細胞」來形容,當局迫於民意壓力,無奈跪低,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明知做不到卻重複提出,除了添煩添亂,自取其辱,又有甚麼意義?

從十年建屋大計,到發展鄉郊用地,理想固然很好,可惜都是坐而論道。房屋問題積重難返,根子固然在於前朝曾蔭權政府停建居屋及減建公屋,但現屆政府一味空喊口號,定下假大空的目標敷衍民意,同樣難辭其咎。事實上,目前有大量土地閒置丟空,而專供權貴享用的私人會所用地使用率極低,港府不收回有關土地,反而打起郊野公園主意,根本是授人以柄。

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港府要解決房屋問題,單靠嘴巴是行不通的,最重要是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否則只會是自欺欺人。事實證明,在弱勢無能的港府主導下,拓土建屋已陷入死胡同,空有遠大目標,終是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