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有價。本報前年已發現有人從地下渠道取得本港及內地網購單據,再將單據上收貨人姓名、地址等個人資料兜售,每一個人的資料售價為一元人民幣。但因盜用者於內地犯案,港人極難從法律途徑追究損失,只有啞忍。

難從法律途徑追討

只要在內地搜尋網站輸入「單號」、「售賣運單」等關鍵字,就會出現一百多間公司及個人網站,網站列出多間不同物流公司、不同來源地的收貨單據價錢,每名人士的資料售價介乎五角人民幣至兩元人民幣。

不少港人對私人資料被公然售賣感到憤怒,有港人指為保障安全,日後收貨時,會將資料改用英文名稱及公司電話,以免資料被人盜用。而港人即使發現資料被盜,因事發在內地,較難追究,除非自行聘請內地律師,向內地有關部門提出,但過程繁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