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居住不易。樓價連年急升後,港人最新樓價負擔比率創歷史新高,收入與負擔比例高達十七,即不吃不喝十七年方能得一狹小安身之所!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公布首份政策建議,頭炮便瞄準房屋及供地,這個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組織,瞬間掀起「盲搶地」及大手補貼置業的討論,惟政圈中人更關注今次團結派出招的內情,有分析更指,團結派寧為下屆管治班子做「醜人」,預示下屆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勢在搶地方面更進取。

有關基金成立之初,便揚言要凝聚社會共識,今次頭炮便提出補助置業、適當開發郊野用地等建議,並重提八成居民置業的大目標,社會的反應大都指熟口熟面,疑似八萬五翻生。

一個智庫的建議,在官場及政圈掀起連日熱議並不常見。其實,相關建議早已悄悄滲透民間,先有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做廖化,在建議公布前已揚言本港土地不足,應考慮開發更多用地;後有特首梁振英開腔力撐,呼籲港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雖然其後陳茂波表明現屆政府不會考慮開發郊野公園用地,並惹來陳茂波與梁振英打對台之說,但明眼人都知,陳所談的只是現屆政府在一六年六月三十日前的事,下屆政府怎樣做,陳既無發言權,也無代表權。

有心人從政圈的上述動作讀出兩個訊息,一是現屆政府雖按兵不動,但下屆政府卻可能「較勇」,雖說現在還不知下屆政府由誰接棒,但傳聞會落場的名單已不少,個別名單中人已表明支持發展鄉郊用地,擺明向團結派靠攏,這一着既爭取支持,又成為未來競選的政綱基礎,這些動作對稍後加入特首選戰的人士有一定影響,房屋政策「唔激唔得」。

二是本港土地矜貴,能夠拓地建屋的辦法及空間已不多,這次由有分量的智庫組織搶先做「醜人」,有學者便指,搵地問題需尋求社會共識,短期內不易做到,但對下屆政府卻正好,如落場者能食住條水,趁勢啟動鄉郊用地開發的大戰略,或是長遠解決香港住屋問題的一條捷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