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本港多時的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終告偵破,當中最大一個詐騙集團在印尼落網。人們鬆一口氣的同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着現代科技進步,跨境犯罪愈來愈普遍,同類案件必定層出不窮,當局打擊必須與時俱進,切勿讓金融中心淪為騙子之都。

今次案件之所以迅速偵破,可說是中港兩地警方加強交流的成果。本港警方鑑於電話騙案在今年七月突然急增,主動向內地公安部門交流情報,廣東省公安廳不敢怠慢,在本港警方分析大量數據,確認詐騙電話大都是從印尼打出後,迅即在上月前往當地採取行動,並在印尼、台灣警方協助下,直搗八個窩點,拘捕二百多名疑犯,包括台灣籍首腦。他們涉及內地及香港四千多宗電話騙案,單是香港,損失款項已近一億二千萬元。此外,內地公安上月亦先後在柬埔寨及珠海搗破兩個跨國電訊網絡詐騙集團,拘捕近二百人,後者更一度將窩點設在菲律賓,可謂狡兔三窟。

可以看到,連串行動除了涉及中港兩地,更涉及印尼、台灣、柬埔寨及菲律賓。正如廣東省公安廳指出,案件屬遠程非接觸性犯罪,不法分子藏身海外,通過網絡電話改號等軟件及網上銀行轉帳等手段,不斷變換犯罪手法,針對不同群體「量體裁衣」,令民眾屢屢上當之餘,亦增加警方調查難度。如果沒有各地執法機構配合,案件未必可以順利偵破,可見跨境合作之重要。

另一方面,今次案件亦證明詐騙集團愈來愈有規模和系統,已非過去的散兵游勇。像案中台灣籍主腦所操控的集團,通過網絡平台或中介招募人員,以高薪打工為名,欺騙文化水平不高的內地民工到東南亞國家搭建詐騙電話窩點,並以扣起護照等手段,脅迫他們接受簡單培訓後實施詐騙。集團分工亦十分精密,層層管理,對各組業績進行考核,詐騙電話更會被錄音在每晚檢討,藉以提高詐騙成功率,而詐騙所得款項則快速流向台灣,形成一條龍式流水作業鏈。

凡事都有兩面,互聯網科技一日千里,為世界帶來方便的同時,亦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儘管電話騙案近期已見收斂,但並不等於完全絕迹,直至本月初依然有零星個案出現,而今年頭十個月,警方接獲的舉報已達一千二百多宗,涉款逾二億六千萬元。詐騙集團利用網絡訊息及金融平台犯案,證明有關方面出現安全漏洞,而騙徒往往能夠準確說出受害人的私隱,更反映個人私隱洩露嚴重。當局打擊不僅須跟上潮流,掌握最新網絡科技,更須堵塞保安漏洞,最重要是加強與內地及國際的情報交流,否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事實證明罪案並無疆界之分,內地騙徒雖扮演重要角色,但集團骨幹主腦還是來自其他地方。在中港矛盾愈演愈烈的今天,會否再有行騙集團覷準機會,利用這種矛盾進行更多詐騙,引起更多紛爭,不能不令人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