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三線迴旋處因內線司機離開時須連環切線,以致意外頻生,不少迴旋處更成為交通黑點,多年來為人詬病。運輸署早於○四年推出新式螺旋形迴旋處(簡稱「螺旋處」)試驗計劃,規定新式迴旋處要讓內線司機優先駛出,藉此減少碰撞及意外,但該署十一年來一直「歎慢板」,至今全港只設置了七個「螺旋處」,數目僅佔所有迴旋處的百分之三。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運輸署的試驗時間過長,促請加快決定是否擴展至其他地區使用。

油塘運輸署十一年前起推出「螺旋處」試驗計劃,但駕駛者至今仍認識不多。

位於大圍車公廟路、美田路、紅梅谷路交界的迴旋處意外頻生。(受訪者提供)

譚錫輝指,更廣泛地使用螺旋處能減少迴旋處意外,並疏導交通。

沿外線行駛的車輛,須先讓由內線離開的車輛。(互聯網圖片)

沿內線行駛的車輛,離開迴旋處時,須先讓在外線行駛的車輛。(互聯網圖片)

不少司機聽見螺旋處時均有以上反應。「吓,咩嚟㗎?有咩分別?」目前全港有二百六十多個迴旋處,當中螺旋形迴旋處只有七個(見表),與傳統迴旋處相比,其不同之處在於地面虛線延伸至出口處。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譚錫輝指,改變路面標記可規定行駛外線的司機,經過或離開迴旋處時,必須讓內線司機優先行車,可減少碰撞機會,「傳統三線迴旋處如果行內線,要cut(切)兩次線先出到去,同外線個交叉位最易撞。」

當局從無匯報試驗結果

根據運輸署數字,傳統迴旋處變身螺旋處後,明顯有助減少交通意外,例如大角咀海輝道迴旋處,意外數字由更新前三年平均每年有三宗,跌至更新後三年每年平均一點三宗;柴灣的柴灣道及環翠道迴旋處則由四點三宗下跌至三點七宗。

螺旋處除有助減少意外,亦有助疏導交通,譚錫輝說,「傳統迴旋處行外線可以話大晒,所以個個司機都揀晒行外線,有時三線變咗得番一線用,交通梗擠塞;螺旋處就算行內線都暢通無阻,自然多車用番。」他建議當局於五年內將螺旋處數量,增至佔所有迴旋處至少兩成。

位於油塘鯉魚門道及高超道交界的螺旋處試驗計劃最早展開,於○四年啟用,但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洪錦鉉稱,從無收到當局匯報試驗結果。「正面、負面、不足或優點全部冇,我都唔知效果,連佢試咗十年都唔知!」他冀當局加強推廣,讓司機了解使用方式。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亦批評運輸署的試驗時間過長,質疑「十一年都仲叫『試』?」。他認為,試驗時間愈長,愈難反映迴旋處改變設計所帶來的效果,因「司機可能已經習慣咗」,冀當局盡快公布試驗結果,若效果良好,應加快應用在其他迴旋處。

運輸署回覆指,最初因未能確認駕駛人士是否適應,故採取循序漸進方式,先在五個交通流量較低的迴旋處進行試驗計劃。及後司機反應良好,對有關地點的交通流量亦沒影響,故推廣至交通流量較高的迴旋處,但仍須等待它們運作一段時間才能收集數據。換言之,螺旋處何時擴大使用範圍,或是否在新落成的迴旋處使用,至今未有定案。

文:楊嘉莉 圖:袁志豪、蘇文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