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分獎勵的方法在今日之香港隨處可見,甚至幼稚園牆上都會清楚標明,排隊、洗手之類的行為能獲得印花獎勵,而儲滿幾個印花就能兌換不同的獎品。因對兒童行為的引導效果顯著,行為主義的教育方法受到廣泛採納。但在家庭親子關係的教育中,如果也採用這種方法,長期來看後果或許可以非常嚴重。

有個朋友取消了帶父母出國旅行的計劃。進一步了解,原來他有一張詳細的評分表,對父母的行為進行打分,得分的高低不僅影響到他探望父母的次數,甚至直接影響到給父母的家用。這次出國旅行就是一年積分的獎勵,卻因為父母近期某些行為被嚴重扣分,故而取消了。

這種做法真是讓我大吃一驚,朋友卻不以為然。他說,從小父母就是用打分的方法來教育和評價自己,那時父母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陪伴子女,也很難有精力關注子女的心理需求。考試成績和行為表現是父母最能直接了解的,每次考試分數高,或者行為表現讓人滿意,父母就獎勵一朵紅花,積累一定紅花,就能買玩具或者去公園,有時甚至能獲得現金自由支配。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大學畢業後輕易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

他也想孝順、回報父母,但他的工作比當年父母更加繁忙。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獎勵方法非常有效,不由自主加以倣效:給父母建立行為評分表,根據父母的行為給予通電話、假期見面、家庭旅遊、給家用等不同形式的獎勵方法。

朋友頗感自豪,認為這個方法既能讓父母按照自己設定的理想方式生活(甚至能幫助父親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又能顯示自己對父母的關心(讓父母知道有子女陪伴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卻心生悲涼,成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關心和陪伴,竟然需要像電玩城裏的獎品一般依靠積分才能獲得,這一定是父母為子女付出時未曾預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