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國投資銀行發表報告,認為本地樓市已正式進入下跌周期,提醒置業者在現階段入市要慎之又慎。事實上,今趟樓市的下行壓力中,比以往多了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傳媒人普遍積極唱淡,而且唱淡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初步看來也頗為奏效。

如今是智能手機的年代,哪怕是年過六十歲的長者,據說也有四成人懂得使用這種新科技。而不少智能手機會裝上傳播媒體製作的Apps,這類Apps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向用家發放最新消息,政治、財經、體育、娛樂各方面一應俱全,而且每有新消息,便會在用家手機的螢幕上自動顯示,機主幾乎是不看不行的。

傳媒今次鐵了心向樓市潑冷水,哪處屋苑要劈價求售,哪個單位遭連環撻訂,哪一區出現蝕讓個案,這類訊息,傳媒每天向智能手機用戶連環發放,有時一天幾條。市場很多時就是一處心理戰場,價格起落完全取決於交易者的信心。買賣雙方每天都收着這類資訊,初時劈價求售只是個別例子,但買家面對不停而來的負面訊息,本來想入市的也會卻步,久而久之,劈價求售可能便成了普遍現象。但樓價跌了,買家仍未必敢入市,因為當他正想落訂時,手機上又顯示出新的負面訊息。

所以,如今的經濟情況不會比○三年沙士時差,但二手樓宇的買賣則比沙士時更冷落,原因無他,因為當時尚未流行智能手機。而這種用手機接收市場新訊息的現象,也不能說好或是不好,只是社會進入了新時代,媒體就自有其新特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