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風波爆發以來,港府被動應對,左支右絀,狼狽不堪,單是為受影響屋邨居民提供樽裝水已達六百五十多萬支,涉款近四千萬元,而且這僅是補救開支的冰山一角而已。官僚失職,納稅人埋單,可謂冤哉枉也。

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進行聆訊之際,有立法會議員追問當局的善後情況。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聲稱一直根據「公開透明」、「以人為本」和「全面徹查」的所謂三大原則處理,這不過是一番官腔,反而他透露單是派水就派了近四千萬元,而且不知還要派到何時,令人大吃一驚。張炳良早前承認換喉未有時間表,最少需時一年,由於派水安排必須待喉管接駁好才能結束,可見最終埋單必定遠遠不止此數。

除此之外,運房局透露已為七十多戶接受安裝濾水器的單位進行覆檢,而截至上月底,教育局聯同水務署及建築署為五百多間學校進行驗水,衞生署亦已為兩所幼稚園二百多名學童驗血。儘管沒有披露涉及多少公帑,但驗水和驗血所費不菲,而且將來可能還有更多單位需要安裝濾水器,支出更是難以估計。

事實上,至今為止單是政府驗出食水含鉛超標的屋邨已有十一個,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居民約一百五十人,加上昨日證實又有一間幼稚園出事,衞生署安排逾百名學童驗血,相關費用就已不少。這還未計算接駁喉管以至整幢大廈換喉的開支,港府官員聲稱可要求違例的承建商補償,恐怕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可以見到,在整個鉛水風波中,港府一味推卸責任,將承建商及水喉匠作為代罪羔羊。沒錯,承建商違例固然要受到處分,但不可不知,相關承建商承包了大部分公屋建築工程,抽起他們的標書,意味只能考慮標價較高的承建商,建築成本勢必大增,這些額外開支遠遠大於為居民派水和驗血等費用,最後還不是由納稅人埋單。更何況,房委會四份最新批出標書的總開支已比原先預算增加十億元,另有六千個單位需要推遲兩個月落成,拖慢興建公屋進度的結果,必然影響整體房屋供應量,輪候公屋時間只會更長,為港府埋下更大管治危機。

歸根究柢,鉛禍皆因官禍起,如果不是當局尸位素餐,監管粗疏,怎會出現今天的局面。最諷刺的是,當局先後已發表多份調查報告,至今沒有一個部門或官員為此負責。張炳良一味諉過「認知不足」,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表示「經一事長一智」云云,純屬廢話。官員一句「認知不足」便想蒙混過關,受影響居民又可以向誰討公道?納稅人被迫做冤大頭為港府失職埋單,這筆帳又怎麼算?

說到底,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官僚無能,得過且過,既是所有施政亂象的源頭,也是這場鉛禍的源頭。可以斷言,不管當局如何調查,如何檢討,鉛水事件只會如同過去所有施政失誤一樣,政府無人需要問責,惡果由市民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