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有必然,亦有因緣際會,政黨的離離合合就是最佳風向儀,自從關乎二○一七年特首普選的一人一票方案被否決後,泛民主派陣營開始洗牌,先有公文袋創黨成員退黨後,自行籌組溫和泛民平台,再有白鴿黨多名成員因政改支持「袋住先」,與主流白鴿黨有分歧,終於分手各自向左走,向右走,衍生出又一由白鴿黨前成員狄志遠等人為骨幹的溫和平台,主張溝通中間路線,令中間路線一時蔚然成風。

有資深政界中人分析,政黨政團的離離合合,其實不只今次溫和泛民第三路線冒起,過去十多年既有政黨政團因時勢造成崛起,如要數近年最為人熟悉,必然是回帶十多年前,當時為二○○○年,建制大黨副主席的程介南惹上官非,自行放棄立法會議席,一場補選就令一泛民女性大律師走入政圈,其後更因○三年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與梁家傑等專業人士走在一起,○六年更進一步成立公文袋,成為泛民另一面旗幟。

歷史有必然性,當然亦有自然走在一起合併,政圈消息指當年建制大黨與港進聯合併就是顯例,事關向來不少市民都以中產專業自居,當年走基層為主線的建制大黨亦要謀求壯大,因此睇中港進聯「聯婚」,直至今日建制大黨的中產專業人才庫,毫無懸念是建制泛民政黨中最多,有建制大黨中人指如沒有當年的「聯婚」,就沒有今日的光景。

放諸於未來多場選戰當先,建制泛民政黨當然會拚議席,不過要有大規模整合,有政界中人不看好,一來是各黨派都出現斷層,不單過去歷史經驗顯示,第一梯隊是隔代交棒第三或第四梯隊,第二梯隊無可避免要「被犧牲」,目前建制泛民多個黨派,九十年代出頭的第一梯隊,至今仍盤據傳媒的鎂光燈下,事有巧合剛好有大學的最新民調出爐,不分建制泛民的評分一律於不合格水平,警號或許一早已敲響,如果繼續抱殘守缺,被新成立團體或後起之秀取代是時間問題,亦是歷史不可逆轉的洪流,眾人應及早認清事實才是上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